与图书馆结缘的哲学家冯友兰

2015-08-11 08:54 京教纵横

打印 放大 缩小

【核心提示】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生于河南唐河县,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爱国人士。冯友兰一生致力于教育与科研事业,著述等身,驰名中外。然而,关于他与图书馆的一些事情却鲜为人知。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生于河南唐河县,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爱国人士。冯友兰一生致力于教育与科研事业,著述等身,驰名中外。然而,关于他与图书馆的一些事情却鲜为人知。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勤工俭学     

1918年,冯友兰从北京大学哲学门毕业,次年底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深造。由于当时河南的官费不能按时寄来,使得冯友兰无法支付学费和生活费。为此,他向哥大校方申请奖学金。哥大哲学系主任,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推荐信中写道:“这个学生是一个真正学者的材料。”但这个申请由于报送得太晚而没有被批准。后来,校方为冯友兰提供了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负责为哥大图书馆取送分发中国报纸,工作很轻松。他凭借勤工俭学的收入来补贴生活,加上断断续续的官费维持生活,最终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扩建和发展清华大学图书馆     

1928年,冯友兰被新任校长罗家伦聘请到清华学校,担任哲学系主任、校秘书长、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主席。当时清华学校正处在由留美预备学校改变为清华大学的过程中。校长罗家伦向清华基金会申请到了40万元经费,作为扩建校舍、添置设备的费用。40万元到账后,冯友兰协同罗家伦筹划落实扩建计划。第一批有三个扩建项目,首先就是扩建图书馆。其后,在他和校委员会成员的争取下,确保了清华每年120万元的经费中,有20%指定为图书、仪器经费,不得挪作他用,并力保这项规定的严格贯彻和执行。图书馆除了书籍之外,还大量收购档案,曾以废纸的价格购进了故宫收藏的明清两朝档案。短短的三四年时间,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快速增长,为清华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强的支持。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华北形势日益紧急,清华大学提前在各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一方面,着手在长沙岳麓山建设分校;另一方面,将一部分书籍、仪器分期分批地迁往南方。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为了保护学校,冯友兰和校务会的几个同仁仍然坚持住在校内。作为留守主管,冯友兰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沉着冷静,非常明确当时最重要的任务和职责就是要确保学校图书的安全。 以冯友兰为首的校务委员们的坚守和不辞辛劳,使学校南迁后在教学和科研上仍拥有充足的图书资料。也是在此期间,汤用彤开始了《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的写作,闻一多开始考订《周易》,冯友兰自己撰写了“贞元六书”并开展古籍整理工作。    

在日内瓦为中国科学院购置古旧书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都处在重建和恢复时期,作为国家最高研究机构的中国科学院附属图书馆,迫切需要大规模地充实藏书。1956年,冯友兰借赴瑞士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接受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委托,在日内瓦购买一批古旧书籍。当时,在欧美的大城市中,都有一个专卖旧书的区域。在日内瓦期间,冯友兰和同行的任华天天跑旧书店,购买了一批很有价值的古旧书籍,极大地充实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馆藏。    

晚年捐款赠书家乡图书馆     

河南唐河县是冯友兰的故乡,为了丰富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1988年,当地政府筹建唐河县图书馆,冯友兰闻讯后慷慨捐助。1990年,图书馆开馆时,他又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捐赠给家乡人民。这套近千册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是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校勘、印刷的,装帧精良,古朴典雅,全为檀木夹板分装。冯友兰嘱咐说:“县图书馆要办好,要让各界都有书读。唐河历来文风盛,今后还要多出人才。古代人读书不容易,现代人要成才,离不开图书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2日第552期

责任编辑: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