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之父”:追记中国现代教育体制奠基者张百熙

2015-08-11 08:59 湖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北京大学,学子心中的圣殿。可对于这个有着110年历史的学府,你知道他的创始人是谁?     

现在的学制——小学、中学、大学。可你知道谁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私塾、书院制度,从而使中国的学制“现代化”?   

是张百熙!张百熙,长沙县人,清末朝廷的管学大臣。     

2012年12月17日,记者见到了张百熙的曾孙张希政。他拿出一叠材料,讲起了曾祖父办大学的故事。  

 1   改造“京师”,勇开先河    

旧北京大学以12月17日作为校庆日。为何?  

因为1902年这一天,京师大学堂举行入学典礼,宣布正式开学。第一批学生182名。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为了救国图存,清廷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也不得不声称要“变法维新”,并提出“兴学育才实为当今急务”,宣布逐步废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就在这种背景下,1901年12月,清廷派时任吏部尚书的张百熙兼任管学大臣,专门负责京师大学堂的恢复和筹建事宜。  

初上任的张百熙认为,原来的京师大学堂“一切因陋就简……等于蒙学堂”,实质上仍是一所封建书院。他在向清廷的奏折中说:“大学堂应法制详尽、规模宏远……人才之出出于此,文明之系系于此。是今日再议举办大学堂、非徒整顿所能见功,实赖开拓以为要务,断非固仍旧制,敷衍外所能见效者也。”   

于是,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京师大学堂章程》,这个章程八章八十四节,对大学堂的办学纲领、科目设置、课程安排、招生办法、毕业分配、聘用教师、领导体制和教学纪律都做了详细规定。其宗旨是:“京师大学堂之设立,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以及“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办学之纲领。”章程规定:大学堂分大学预科、大学专门分科和大学院三级。大学预科又分为二科,一曰政科,设经史、政治、法律、通商、理财等目;二曰艺科,设声、电、化、农、工、医、算等目。预科三年,毕业时考试合格者才升专门科。“科”相当于现代大学下面的学院;“科”的目相当于现代大学的系;大学院相当于现代大学的研究生院。当时“京师”共设7科35目。       

他在丰台购买了一千余亩土地,准备把“京师”办成一所7科俱全的新型大学。同时,他还设立了速成科,分为二馆:一是仕学馆、二是师范馆,还办了医学馆、译学馆、实业馆、报馆和书局等。以后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即由师范馆、医学馆与京师大学堂中的医学科演化而来。     经过张百熙的苦心经营,我国有了第一所有诸多现代因素的大学堂,开现代大学的先河。如是,京师大学堂以后更名北京大学也就水到渠成了,张百熙被称为“大学之父”也是名至实归了。  

 2  延揽人才,不惜下跪   

张希政说,他曾祖父为办好大学,十分注意延揽人才,甚至不惜下跪。  

张百熙选定直属知州“桐城派”著名领袖吴汝纶为大学堂总教习,也就是现在的教务长。开始吴汝纶不愿出任,张百熙便穿着大礼服跪下不起,并说:“吾为全国求人师,当为全国生徒拜请也。先生不出,如中国何!”吴汝纶这才应允。正是张百熙求贤若渴,吸引着当时海内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云集门下。如阳湖古文家张筱浦担任了大学堂副总教习;于式枚为大学堂总办,李家驹、赵从蕃为副总办;李希圣为编书局总纂;著名翻译家严复任译书局总办,林纾任副总办;知名人士杨仁山、屠敬山、王瑶舟担任国学老师,孙诒让、蔡元培担任史学教习。一时名流荟萃于“京师”。    

在110年以后,一位网友还如此评价:张百熙这一跪,让人想起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张百熙这样的校长,总算是难得了。从热情和能力来说,他不逊于蔡元培……难怪大学堂第一届毕业生邹树庆感叹道:‘我们现在人知道景仰蔡孑民(元培)先生,而忘记了张冶秋(百熙)先生任管学大臣时代创办之艰苦,实在比蔡先生的处境难得许多呢!’”   

3   “壬寅学制”,格局初定  

学者认为,张百熙作为管学大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奠基者。  

张希政告诉记者,曾祖父曾因处理一起外交纠纷而出使过英国。在探究英国强兴原因时,他的目光盯在了教育上。这为他改革中国教育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做了管学大臣后,他让清廷驻西洋、东洋的使节收集外国教育制度材料回国参考。1902年8月,他吸取国外先进办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拟定了京师大学堂、考选入学、高等学堂、中学堂、蒙学堂等共6个章程进呈清政府,让清政府以《钦定学堂章程》之名颁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政府名义规定的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他还以管学大臣的名义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厅及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学堂。   

1903年,清廷在张百熙原定章程基础上“考求增补”,拟成各级普通学堂、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和仕学堂、译学馆、进士馆等各类学堂章程,清政府以《奏定学堂章程》之名颁布,也就是“癸卯学制”。但这个学制除增加读经成分外,其余并没有改变前者基本框架。这个学制将学校教育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第二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五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大学堂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如此,现代学制基本定形。

4  得罪慈禧,郁闷而终

张百熙在筹办京师大学堂的过程中,重用了一些比较开明和进步的知识分子,引起了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势力的仇恨和反对。  

1904年2月,日、俄在我国辽东半岛旅顺爆发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果然宣布中立,任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土上厮杀。师范馆学生“伏阙上书”,要求奋力抗俄。   

清廷对大学堂学生的拒俄运动十分震惊,认为这是“大逆不道”。慈禧太后勃然大怒,传话给管学大臣张百熙,要他对学生严加管束。张百熙却肯定学生上书是爱国行为,并赞扬学生对时势的分析透彻、正确。他根本没有理睬西太后的旨意,只是劝告学生要继续关心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授人以柄,语重心长,关怀备至,使学生深受感动。

慈禧自然不会放过张百熙,于是老账、新账一起算:  

你当年举荐康有为,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废科举、办学堂”的思想;  

你当年反对我用建海军的银子造颐和园、反对我花钱隆办六十大寿;  

我说过,“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令其终身不欢”,那么现在我叫你尝尝“不欢”的味道!   

慈禧把他从“一把手”变成了“三把手”,让张之洞和满人荣庆压在他上面。于是,张百熙辞去学务一切差使,改任邮传部尚书。在这里,“海归派”侍郎唐绍仪凭借袁世凯做后台,与他抬杠,让他忍无可忍。可是,清廷处理二人的矛盾是“各打五十板”——“申斥”。也有野史如此表述:“清代惯例,朝廷如有谕旨申斥官员,京官由太监传宣……京官被申斥的,跪听宣旨后,太监往往要骂这些官员。但骂多骂少或骂重骂轻,全都是有价格的,就看被申斥者是否贿赂或贿赂多少……”张百熙自然没有银子向太监行贿,结果被足足骂了半个时辰,挨完骂还被大喝一声“你这个混账王八蛋滚下去”。张百熙年老体衰,站起来时已面无人色……“没有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5  生前殊荣,身后无银    

张百熙逝世时年仅60岁。民间有他“吞金自杀”的说法。但其死因如何,就是张家后人的说法也不相同。

张希政告诉记者,他的二姑妈张孝敏说是“吞金”,但他的一个堂伯张孝谋却说是“病死的”。后者的说法更可信,因为张孝谋1895年出生,一直住在北京,在张百熙1907年2月18日逝世时已经12岁。  

而且从清廷“悼惜殊深”的态度看,张百熙应该是气病交加而离世的。张去世后,清廷“著赏陀罗经被,派贝勒载洵带领侍卫十名,即时前往奠丧。加恩追赠太子少保,赏银二千两……子江苏试用道张振镛,著以道员即补……其灵柩回籍时,著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并给予谥号“文达”。    

张百熙逝世后,其门生捐款七千两银子,拟于京师大学堂铸铜像以作纪念。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进士出身,曾先后担任工部、礼部、刑部、吏部、户部、邮传部尚书,还担任过赴英国头等专使大臣、政务大臣、新贡士朝考阅卷大臣、殿试读卷大臣、编纂官制大臣等重要官职,享有御赐黄马褂、紫禁城和西苑门内骑马等殊荣的高官——自己的老师家境清贫,身后竟无钱养活遗属。他们遂将此款存于北京商号义善源生息,让老师的后人过日子。不久,义善源倒闭,此款也没了。京师大学堂还在陶然亭辟地建立一座纪念馆——岳云别业,馆内悬挂张百熙巨幅遗像,并陈列其各种文物和遗物。  

张百熙逝世后,林琴南挽联中有“一江湘水动悲风”之句,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知识界的悲恸情怀。   

 6  生在沙坪,葬在春华  

2012年12月13日,记者来到长沙县春华镇洞田村泉井材组,张百熙墓就坐落在组后的半山腰上。

整个墓地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墓前有一石祭台,墓后立碑三通,圆形墓冢,卵石封顶。眼前的墓是2005年长沙市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后,于2008年重修的。但从残存的修墓构件,可想象当年此墓的气派。据当地群众描述,张百熙墓前原来还立有石人、石马,并有石板路通往山脚;山脚下是守墓人的房子,也有两进两出。但历史的风雨总将风流打去,在重修之前这里破败不堪。

泉井材后山是张家祖山,而张百熙的故居在长沙县沙坪乡沙坪村大屋。对此,张希政回忆说:他孩提时代,所住的房子因“屋前有一块大照壁,而被人们称为‘照壁屋场’,其真名叫‘梅花庄’或‘梅墅’,有128间房子,两个大花园,屋后有一面大山坡,屋内雕梁画栋,宏伟壮观,是曾祖父准备拜宰相时,清廷拨款所建,老百姓称之为‘宰相府’。后来房子被拆,改成了北山区粮库。”他还记得,“在1946年夏天,当曾祖父一百岁冥诞时,父辈们将曾祖父六十寿辰时西太后赐的大‘福’字匾和‘匡时耆德’匾额、光绪皇帝赐的‘平和锡福’匾额及曾祖父的巨幅画像等珍品搬到庭院晒晾,当时,我们叔伯三房的兄弟姊妹十余人,都在童、幼年,十分好奇地东看看西瞧瞧,并朦胧地感到为有这样一位曾祖父而自豪。”  

.

责任编辑: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