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梁琦

2015-09-14 16:02 千龙教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做铺满学生心灵的那片阳光

时光荏苒,人生匆匆,有这样一位老师,在自己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耕耘,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为温度的关怀,用才学和品质给莘莘学子带来成长的力量,她以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她就是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语文教师梁琦。以爱育爱,以德培德,点燃智慧,润泽生命,这就是梁老师从教11年的真实写照。她用自己的学识才干,用自己的高尚师德,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信任和同事的钦佩。而这背后,则是梁老师的奋斗付出与无私奉献。

以小小文字润泽学生心田

从教11年,每一次面对即将接手的新一届高一学生,梁老师都有会给新生一个小惊喜,那就是给每个孩子作一首诗,将她对学生们的了解和期望寄托在嵌有他们名字的诗句中,她总是在开学前翻阅所有学生的初中档案,从他们的名字、照片到家庭成员、老师家长同学的评价开始,每一条信息都细细品读并记录下来,从中发现走进学生心灵的“蛛丝马迹”。有一个孩子叫王瑄,他的名字被演绎成:雄视天下,泽被四海,是为王;心如明玉,世事洞明,是为瑄。陈文瀚同学,他的名字有着这样的内涵:君子心怀,一点浩然文气;俊才胸臆,千里瀚海清风。这些诗句背后,是老师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一种期待,而学生们更是因为这样的文采而深深佩服老师的学识。

不仅是名字,根据语文学科对的特点,她和学生之间还有着每周一次的随笔,只要倾注真情,小小的文字其实可以长成学生生命的脊梁。多年来,梁老师坚持对学生每周一次的随笔做到精批细改,用文字架起引领学生心灵成长的桥梁,她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从未停止过与学生在随笔中的不间断的沟通与交流,每届学生毕业的时候,都会写满3到4个随笔本,这些字里行间的真情挖掘着学生们心底的温暖与美好。在三年高中生活中,梁老师以文载道,以教养德,润物无声,她在随笔中的真切评语已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动力写作的期待。她通过随笔打开学生心门注入温暖阳光,在随笔的伴随下,学生们用心思考,真情倾诉,提炼着心灵的真善美,学生说,高中时代和老师交流的随笔本是他们成长的宝贵记忆和青春的最大财富。

除此之外,在每个新年到来的时候,梁老师都会为她的每个学生手写一张贺卡,针对学生每个人的特点,希望借助老师这份用心的真情让他们内心有所触动从而有更好的成长,当看到学生们在收到卡片时那高兴的神情和闪亮的眼睛时,就是梁老师最幸福的一刻,熬夜手写70多张贺卡的疲惫也立刻会烟消云散。学生们都珍藏着老师的卡片,告诉老师就算多年过去以后,在没有老师的日子里,他们也会拿出来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就像从没分开过!青涩话语的背后是对老师的依恋与热爱,在学校的每学期的评教评学中,梁老师都以全校最高分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工作11年来,在不知不觉中,梁老师写给学生的文字量已达百万字,纸上心田的耕耘,让文字化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引导和陪伴,更是包容与期待。

以专业素养倾注教育真情

身为“语文人”,文以载道的责任无法旁推,在梁老师的课堂上,她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文化经典之作,用古人之笔、今人之口讲给学生听,从而完成一种历史时空通道中的家国天下的传递! 在她看来,让学生能够始终热爱母语学习并用语言文字来吸纳天地精华,抒写个人怀抱,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送给学生的昂贵且终身受用的礼物。她注重学生思想观的塑成,将德育结合在学科特点中,在课堂上为学生培养普世情怀,她鼓励学生阅读,每个寒暑假都用阅读发票的形式,让学生去亲近经典之作,让学生保持内心的光芒与气度,假期结束后,她会亲自为学生开设阅读面试,和学生交流读书感悟,促进学生内心的成长。她在网上建立了自己和孩子的空间,这已成为梁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这里是她和学生畅谈交流的另一个小天地,同时,她充分发挥一个语文老师的专长,她每节课后都会总结孩子的课堂发言或者所学课文的感悟,对引起争议的问题,她会撰写文章并上传到空间里,有时是读后感,有时是热点问题评论,有时则是一个小故事小童话,从而用自己的学识和信念影响学生,让学生具备一种正能量。

从当老师至今,梁老师始终秉承一颗纯粹而诚恳的心,用一种刻苦努力的态度走着自己的教育之路,用真情去关爱感染学生甚至家长,2010年开始,她坚持在每次家长会的时候,送给家长一个小礼物,那就是她为学生撰写的文字评价,包括孩子在课上课下的表现以及她看到的孩子的闪光点以及学习建议,并用纸条的形式发给家长,这些文字也深受家长的好评。在梁老师的心海中,智慧、热诚、专业、文采、教诲等等,在学生需要的任何时候,这些美好的词汇所承载的内涵都可蕴含在文字中,化作温暖的阳光,传承美好情感。

学生们享受着梁老师的语文课堂,他们喜欢语文课,喜欢和老师交流,他们和梁老师亦师亦友,很多孩子说:因为梁老师,他们爱上了文学,开阔了视野,梁老师就是他们的精神导师。三年来,在梁老师的教导下,学生们不仅获得了学业的进步,更是在自己个性的张扬中具备了一种自信和社会的担当。14年12月,梁老师被十一中党总支评为北京榜样候选人,13年,她成为东城区教师师德宣讲团成员,她将自己和学生用文字交流的故事写成文章在区里进行宣讲,同年12月,被评为“优秀宣讲员”,迄今为止,在东城区教育系统的不同学区和学校宣讲10次,在历练中提高。

以赤子之心开垦教育之路

工作11年来,梁老师一直从事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先后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和学科组长工作。3年来,做公开课11节,市级四节,区级七节。两节课例获得市级一等奖,撰写论文获奖24篇,其中市区级一等奖4篇,二等奖15篇,3年来,在《东城研修》发表3篇文章,参与编写书籍一书, 在北京晨报和现代教育报发表文章4篇,有13篇文章在学校《志学》杂志发表。面对挑战,她以学习充实自己,先后参加了多个国家级市区级课题。主持负责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课题,撰写的开题报告获北京市优秀论文一等奖,东城区课题开题阶段一等奖。她积极组织学校戏剧节读书节活动,带领语文教育组的老师们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下不断前进,而她本人也在十一中这片沃土中不断成长,14年9月,被评为东城区骨干教师

11年的教育历程,梁琦为学生的心灵播下智慧仁爱真情的种子,让升华的智慧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温暖的爱心启迪学生的心智,让真情的雨露浇灌学生的青春理想之花,今后的育人之路,她仍将以一颗火热而纯粹的心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播种幸福和希望!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