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每学期名著阅读时间不少于1/2课时

2015-12-02 11:22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人大附中每学期名著阅读时间不少于1/2课时红色经典为初中生“补钙”

11月27日,记者从人大附中《红岩》阅读教学现场会上获悉,该校每学期拿出不少于1/2课时用于开展名著阅读,并让红色经典真正走进初中课堂,为学生精神世界补钙”。当天,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等领导专家及来自全市16个区县的语文教研员、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介绍,此次主题教学会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教委2014年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推动语文教学实现新转变。会上,由知名教育专家、优秀中学校长和语文教师组成的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读书专业委员会同时宣布成立。

从2010年开始,在于树泉、吴凌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人大附中初中语文组开始探索“名著阅读”的阶梯书单,首批被列入书单的就有《红岩》。校长翟小宁介绍,为保证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学校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了大胆取舍,确定123篇现代文中的45篇为精讲课文,其余由学生课下自主阅读,每学期拿出不少于1/2课时用于开展名著阅读,减少了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作业,让《红岩》等名著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翻开人大附中为初中学生提供的阅读书目,记者看到既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老人与海》等世界名著经典,也有《红岩》《创业史》《林海雪原》等20多部红色经典。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语文特级教师李卫东评价说,这张书单不仅是一张学生精神的“全食谱”,还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了“钙”能量。从形式上来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内容鲜活,情节曲折动人,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作品不乏悬念、暗示以及明线暗线交织,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和写作水平。语文老师要平衡好单篇阅读和书册阅读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既要着眼于考试评价,更要着眼于从“雕琢”学生的心理入手,为学生一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自《学科改进意见》出台以来,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先后在北京八中、北京十二中、人大附中等学校召开了名著阅读现场会,2105年还启动了北京市中学生戏剧节。这些活动旨在引领学校语文教学走出语文的“小格局”,使语文教学不再死抠课本课文,而是要多多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