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大学” 课程价值将更加重要

2015-12-02 15:17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未来大学” 课程价值将更加重要

 

“未来的大学将回归其本来的意义,成为学者的联合体,成为学习的中心,成为创造的中心。”在人民网日前举办的“2015大学校长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畅谈了对“未来大学”的展望。朱永新说:“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吹响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集结号”, “我们已经站在变革的门槛上,新的互联网技术已经让新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成为可能。”

“未来大学”可以不需要入学考试。朱永新以美国高校的教育情况为例谈到,慕课如今已进入美国正式高等教育体系通道,而部分美国公司也开始考虑在招聘时承认慕课课程证书,“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学生可以凭借在线教育的平台,拿到课程证书直接就业,而不一定非要拥有名牌大学的学位和学历证书”。斯坦福的人工智能课、北京大学的中文课、清华大学的物理课……这些课程可以组合在一起,构成未来大学生通向企业的证书。朱永新认为,“未来大学”门槛会降低,“证书不是那么重要,课程的重要价值可能就会取代文凭”。

“未来大学”的实验室将是科学家组成的探索团队。“未来的大学将不需要组织研究生考试,而是由导师直接选择研究团队”,朱永新畅想,“未来的大学,可能是由一流学者组成的联合体,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将利用大学的平台、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种资源,同时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学者之间的自由组合研究,按照契约精神组建的课题组将会取代现代的院系制度”。

“未来大学”是一个时时处处向学习者、求知者开放的学习中心。朱永新提出,“教师和工作人员可以轮流休息,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全天候地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未来的大学可能不再有星期六、星期天,不再有寒假、暑假,定制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将得以真正实现”。

至于如何建设“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朱永新提出两个重要目标。首先,“大学是创造知识,发明技术的重要场所,能否有革命性的发现,颠覆性的创新,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其次,“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还应该看自己“能否为祖国、为民族贡献出智慧和创意”,“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大学要为自己的国家、地区做出贡献,我想这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面对参加论坛的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数十位书记、校长,朱永新表示,中国大学要为世界贡献一流的思想和一流的科学技术,前提条件就是要拥有真正的一流的人才,而如何才能吸引一流的人才?“‘筑巢引凤’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你筑的‘巢’是否温馨、安全,是否有自由的气息、宽松的环境,是否有良好的研究氛围,这将决定你能否引到一流的‘凤’。我相信这些问题,在座的校长们比我想得更深、更远。对你们来说,除了梦想,还能付诸行动,有梦想的星空照耀,我们脚下的行走将会更为有力”。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