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展示推介会近日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大兴校区举办。从月球车到纳米人工仿生半月板,上百项大学生的创新成果现场展示,其中三项还现场与企业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经过现场师生和企业代表评选,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鉴别肝素中牛基因来源的荧光PCR检测试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和清华大学“八度阳光”团队的专利作品获得最具价值奖,前者还获得最具人气奖。
大学生展示推介会由北京市科协联合市教委等多家单位主办,北京科技咨询中心等单位承办,旨在为大学生搭建成果展示、政策咨询、技术供需、促进创新、协助创业、成果转化等专业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技术需求的深度融合,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热情,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本届大学生展示推介会9月启动作品征集,截至10月底,共收到京津冀三地54所高校的601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其中专利成果就超过百件,创业计划书有47件。经过评审专家组初评、复评,共有10项作品获得创新金奖(详见本报11月29日05版报道)。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过去三届推介会已经累计有13项大学生创新成果与企业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本届推介会又有三个学生项目与企业签约,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的“基于磁力链接的结构运动仿真实验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员工着装设计”和“HACH技术服务中心项目”。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学生的创新作品既有高精尖的无人机、碳纳米管,也有贴近民生的软管清道夫、盲文平板电脑。有些创业项目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例如由一群清华本科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八度阳光”研发的柔性晶硅技术,兼具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电池的优势,他们的新一代光伏发电产品便捷高效、实用易操作且经济实惠,包括折叠太阳能充电包、太阳能移动电源等。这些五花八门、创意十足的产品不仅吸引了师生、企业的注意,还引起了来参观的24名各国驻华外交官的强烈兴趣。在北京服装学院的“傻豆家庭陪伴机器人”展台前,几位外交官表示,人口老龄化是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除了公共服务,机器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推介会现场还举办了创新大讲堂、人才新干线等活动,邀请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专家为学生们指点创业路上有关股权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注意事项。现场还对获创新金奖的10项作品分别进行了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