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鲁迅世界与学生生活对接

2015-12-28 11:11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让鲁迅世界与学生生活对接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国标本高中语文教科书编者,中国鲁迅研究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

在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更侧重于鲁迅作品写了什么,更关注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而对作品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则关注不够。应该说,深邃的思想是鲁迅作品的灵魂,极富创造性的作品形式与典范别致的语言是鲁迅作品深邃思想的载体。如果将鲁迅作品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这么写弄明白了,那么,理解和把握作品写了什么就是自然而然的、很简单的事情了。

以传统经典课文、鲁迅的小说《祝福》为例:小说以“祝福”为题的丰富意蕴、祥林嫂的故事的倒叙写法、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两种生存状态、鲁镇形形色色的看客们、鲁四老爷的书房、鲁镇的习俗及其社会环境描写……这些都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引领学生认真、细致地探究这些内容,或者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细节,由写法到词语品味,自己能再有一点独到的“新”的发现,学生便会有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之慨,便会更加兴致勃勃地走入文本深处并享受其中。

鲁迅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在小说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为外冷内热,而在一部分散文作品中,则流露出了难得的温馨温情,使我们能够看到他人格另外的侧面。如,通过研读鲁迅写老师的文章,学生深刻地感到:原来鲁迅小时候和我们一样淘气;寿镜吾老先生严厉的另一面是慈爱与包容;鲁迅对三味书屋充满了无限的怀念;鲁迅先生尊敬与爱戴藤野先生,不仅因为他的敬业,更因为他博大的爱心……

研读完鲁迅人物散文专题,学生触摸到了一个更加人性化,更加真实、可爱的鲁迅,一个亦师亦友、令人由衷敬佩的鲁迅,一个也会开玩笑的、可爱的小老头鲁迅……这说明,让鲁迅从神坛上走下来,他的人缘是很好的,他和中学生的心是相通的。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经典,经典是不怕重读而且需要重读、需要反复读的。读初中学过的经典散文作品,对学生是一种温习,更是一种提升。将鲁迅世界对接学生世界,我们感到孩子们丰盈、充实了很多,他们在创造可爱的第三世界。

教学建议: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等经典的兴趣,让鲁迅作品的铁质营养学生的血液,让鲁迅先生的钙质强壮学生的骨骼,影响孩子一生。高中生研读鲁迅小说的价值,关键还是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方面。引领学生在鲁迅作品中多走几个来回,让学生沉浸在鲁迅作品这样的经典中,品味先生作品的语言,体味先生的思维艺术,学习用先生的眼光理性地观人看事,语文素养、读写能力也就有了本质的提升。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毕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