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终盘点之基础教育改革亮点对孩子的切身利好

2015-12-29 11:13 千龙教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5年北京市教委对基础教育做了一系列改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等通知也陆续发布。千龙教育为网友梳理2015年基础教育改革突出亮点,并解读新亮点为孩子带来的切身利好。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发布

意见提出就近入学、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将向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并首次提出允许民办学校和寄宿制招生学校提前跨区招生。

利好:进一步保证了入学工作的规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意见》也将引导家长正视孩子特长培养,从功利的升学角度转向真正发展孩子的兴趣。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通知发布

通知指出,要打破45分钟时间限制、周末开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且低年级学生不留作业等。

打破45分钟时间限制

利好:学生的课堂时间将不拘泥于固定的45分钟,可实行长短课、大小课结合。

周末开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利好: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学校更关注联系实际主题和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课程在贴近生活的同时,有效将学科内容融入其中。真正做到让孩子在玩儿中学,学中玩。提供满足孩子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的课程,特别关注核心价值观、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突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人”。

低年级学生不留作业

利好:《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强调,低年级学生的作业需要在课内完成,其他年级的书面作业“一周布置一次”。真正从课堂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