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作弊小条引发的反思型作业

2016-01-11 11:20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张作弊小条引发的反思型作业

曾经的一次监考经历让我印象深刻,原因是我发现一个学生的试卷下面藏着一张写满“三角函数图象性质公式表”的纸条,问他原因,他理直气壮地说:公式太多,根本背不下来。”

学生的话对我触动很大。如果每学完一部分知识,学生都能够及时总结、反思,这些公式就会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这种好习惯呢?我想,反思型作业应该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对每个单元进行总结

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结束后,学生的理性知识较多,感性知识积累不够,此时要指导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疏理。

每周,要求学生对本周所学数学内容从知识、题型、方法三个方面在总结本上进行总结;每章结束后,让学生动手在挂历纸上写各章节的知识总结,写清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将知识编成网络,形成板块。

学生在做总结、编写知识提纲时,是动了脑筋的。他们每个人的作业都是实用性很强且令人赏心悦目的一份作品。同学们还用数码相机将每个人做的总结拍照下来,做成了PPT供大家分享,学习的主动性被激活。

带学生练习写题后反思

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对解题规律的概括,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概括能力,促进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

让学生写题后的思考,有利于他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将逐步积累的点滴经验总结、提炼,形成质的飞跃,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这种经验不是靠传授获得的,而是靠他们本人经过实践不断概括、累积而成的。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自己对该题的认识,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让学生写下来,不但可以加深印象,而且教师从中也可以看出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改正的方面。

总结反思转变了学习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做的数学总结从开始的盲目应付、不知写什么,到现在的每个作品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总结作业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做总结,学生对知识点有了进一步的深刻理解,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总结展示的过程中,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对数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反思总结型作业无形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乐学”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首先要认识到及时总结与反思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如何做好总结反思”的指导,要有布置、有检查,不急于求成。

□文/郭丽萍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