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篮子挎”检查评比为何难落实

2016-02-15 08:28 中国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篮子挎”检查评比为何难落实

最近,一位校长朋友告诉笔者:从学校来说,既要以事业单位的角色迎接来自政府各个部门的年末检查评比,又要以办学者角色迎接来自上级业务主管单位的学期末检查评比。

这些检查评比犹如一张剪不断理还乱的大网,让基层学校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接踵而至的会议、文件、电话通知、学习培训、检查评比,让一些学校因此而患上“年终校园疲劳综合征”。

不少校长期盼对学校实行“一篮子挎”式的检查评比。

“一篮子挎”检查评比是近几年来国家提倡、社会呼吁、师生欢迎、学校受益的工作方法。其将不同的检查评比项目通过分类打包的方式,在集中的时间集中进行检查评比工作,不仅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减轻学校迎检工作负担。

然而,在基层学校“一篮子挎”式检查方式却迟迟没有得到落实。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三:

其一,部门缺乏协调。一些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加之分管领导为了显示自己工作的重要,都从各自分管的工作和部门业务出发,块块通知,条条下达,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致使基层学校难以应付。

其二,背后利益驱动。针对学校的检查、达标、培训为何如此泛滥?说穿了,就是部门利益在作怪——以达标升级、检查评比、办班培训之名,行收费之实。此外,一些部门还可以借此堂而皇之接受学校“敬送”土特产。这些不但对工作起不到促进作用,还带来很坏的影响。

其三,政府工作缺位。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针对学校的检查评比涉及消防、综合治理、安监、精神文明、少工委等十几个部门,这些部门在行政级别上都是平级的,谁都指挥不了谁,缺少一个把不同的部门或单位集合在一起的组织者。而最有资格出面牵头的地方政府又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学校检查评比的泛滥和无序。

有鉴于此,为了让“一篮子挎”检查评比真正落实,笔者建议:

第一,检查部门或单位需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不能为了检查而检查,为了评比而评比,更不能为了显示自身单位的重要性,而组织一些与学校无关、与教育发展无益的检查评比;

第二,相关纪检或监察部门对检查项目也要进行严格审核,坚决剪除绑架在检查评比项目上的福利或利益链条,让检查评比确实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自身要加强统筹兼顾,搞好部门间协调,切实担负起自身职责,做好检查评比项目“打包”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让检查评比项目 “瘦身”,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学校工作负担。

唯有如此,才能还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让校长能够集中精力抓大事,扑下身子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

(作者为山东省东阿县教育局初中教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胡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