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调查:8成孩子收3000元以内

2016-02-17 13:29 法制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压岁钱调查:8成孩子收3000元以内

过完春节,小朋友的兜里是不是都揣着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如今,压岁钱也有了新“花”法。法制晚报通过对267名受访者调查发现,尽管发压岁钱的“主力军”仍是长辈,但发压岁钱的方式已由纸质的钞票红包,逐渐转为微信、支付宝红包。此外,调查发现,将近六成孩子将压岁钱自行管理,其中有45.6%甚至当起自己的“基金经理”,把零花钱用于投资理财培养“财商”。

收多少:超8成孩子 压岁钱3000元以内

“收到20万压岁钱不知如何花”“一个红包5万元”……春节假期虽然结束,但诸如此类的报道却屡见网络。随着习俗演变,压岁钱如今在承载祝福的同时也可能变成甜蜜的“负担”。孩子收的真是“巨款”?其实并不尽然。

本报微博发起的关于春节压岁钱的调查中,近8成受访者表示,收到的压岁钱在3000元以内,收到压岁钱在1000元以下的及1000至3000元之间的均在四成左右。当然也有少数受访者表示收到了万元以上“大包”。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孩子收到数额较大的红包多来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长辈,由于疼爱孩子,老人们一般都舍得出手。由此看来,收压岁钱主打还是“亲情牌”。

怎么发:微信红包 加入压岁钱发送“大军”

还在送红信封包的红包?法制晚报调查发现,微信红包已经正式加入发红包大军,有的红包甚至要靠“抢”。3成多的受访者收到纸质红包,近一成人只收到微信红包;不过有近六成人是二者皆有。

小张是北京联合大学一名大四的学生,今年在“抢红包”中发现,以前爱抢红包的多是年轻人,现在连长辈们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甚至在“家庭群”中长辈们也会发“拼手气”红包来给晚辈抢。

不过,微信红包的金额普遍偏低,有点“玩的就是心跳”“图的就是热闹”的意味。

谁拿着:孩子自行管理压岁钱 占6成

压岁钱是“专款专用”让孩子自行管理,还是由爸妈暂为保管?本报调查显示,收到的压岁钱多数由孩子自行保管,选择该选项的人数占6成,选择家长(微博)代为保管的占4成。

记者发现,上小学之后由孩子自行管理压岁钱的比例增多,而6岁以前,孩子的压岁钱基本都进了父母口袋。

调查显示,家长代为保管压岁钱的,近8成是作为教育基金,不过也有17%“不靠谱”爸妈认为压岁钱基本都是自己“掏出去多少拿回来多少”的,因此便进了自己的腰包。还有6%的家长把孩子的压岁钱用来投资理财。

怎么用:拿出部分压岁钱理财 培养“财商”

当孩子自行管理压岁钱时,多用在学习方面,其中近7成受访者选择用压岁钱买书、学习用品;4成多孩子选择交学费;另外,还有一成多孩子选择献爱心助学捐款。

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财商”,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将压岁钱用来交投资理财的“学费”。同时,记者也发现,学生仅仅拿出了压岁钱的一部分来用于投资。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