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思维下的跑班制难免“跑偏”

2016-02-22 08:52 中国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应试思维下的跑班制难免“跑偏”

据媒体报道,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2016年教育工作会议中透露,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已报教育部,一旦批准的话,将从2017年入学,也就是在2020年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中实施。这也意味着,现在正读初二的学生,可能用上新高考方案。

教育界人士透露,未来的高中教学模式将出现重大变化,有条件的高中可能实行“跑班制”,学生想上什么课,上什么层次的课自己定,老师在教室里等着你。

应当看到,与一些学校此前实行的“走班制”相比,新闻中提到的“跑班制”虽然叫法不同,但在做法上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不同的是,“走班制”参与“走班”的学科大多是不参加升学考试、没有升学压力的“校本课程”,而“跑班”的学科却属于高考科目、有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正因为如此,“走班制”往往是一些学校自发的素质教育尝试,而“跑班制”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很可能成为一些学校被逼无奈的选择。

“跑班制”教育模式的优势自不待言:一者,教学更为灵活,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二者,可以更好地照顾学生的差异性,有利于因材施教。但是同时必须看到,“跑班制”一旦与升学联系到一起、沦为应试的一种手段,就难脱“跑偏”的命运。

首先,“跑班制”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会不会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的、按学生成绩分“快慢班”的做法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事实上,在试行“走班制”的过程中就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据媒体报道:武汉某中学与其说是“走班”教学,不如说是分层补课,毕业班甚至还要为此交一定数额的“补课费”。

其次,“跑班制”给现行的教师评价体制出了一道难题。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不准单纯用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评价“唯分数化”的倾向仍然十分突出。显然,学生在不同老师的“班”上“走来走去”,认定学生“归”哪位教师首先就成了一个问题。显然,与学生成绩“挂钩”的教师不止一位,势必导致教师面对学生成绩时竞相“争功诿过”。

其三,到高中“突然”实行“跑班制”,学生也未必适应。一者,从小学到初中,他们都是在传统的“固定班级”模式下走过来的,他们上课的有效性是建立在班级教师的“权威”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已经习惯了老师的管教和约束,甚至可以说对此产生了“依赖性”。二者,学生在经历长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的“熏陶”之后,“跑班”时是否真正具备自由选择课程和教师的能力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作者为湖北省襄阳七中教师)

责任编辑:李思瑾(QL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