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京市崇文门中学的高三学生小李正在纠结中,眼下正是2016年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时间,到底选择哪一所高校让小李的心里很矛盾。
3月8日,随着北京师范大学等一批高校发布自主招生简章,2016年自主招生烽烟再次燃起,大批高三学生开始纠结自己到底应不应该参加自主招生。按照教育部规定,高校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本校招生总数的5%,这一比例规定,让学生心里纠结,将“自主招生”视为“鸡肋”:参加,自己心里没底;不参加,又怕高考优惠与自己失之交臂。“不甘心”是众多考生当下心态的良好写照。
自主招生是高校自主权的扩大,也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自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和热议,支持者在为其鼓与呼的同时,认为其步履太慢;然而自主招生存在的诸多不足让社会大众对其产生疑问,特别是自主招生的公平性让一部分人有疑虑,因此“取消自主招生”的反对声音也一直存在。未来,自主招生之路到底该如何走下去?
今年自主招生简章
公布时间晚
往年2月下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常常首发自主招生简章,并因此成为当年自主招生的方向标。然而,今年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发布可谓是姗姗来迟。3月8日,令全国数以万计的考生期待良久的《招生简章》终于“横空出世”。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率先向社会公布。截至昨日,记者统计发现,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90所高校中,仅有40余所发布招生简章。过去引领风向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目前仅有清华大学发布招生简章。
记者对比各高校招生简章发现,各校之间以及各校与去年相比总体比较稳定,内容大同小异,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一些变化的细节仍值得高三学生关注。
这其中,与去年明显不同之点,就是考核时间普遍提前,今年大多集中在6月11日—12日。去年各高校考核的时间分布在6月12日—22日的10天内,高三学生可以申报多个院校,通过审核后,只要距离跨度不大或时间跨度较大,可以参加多个院校的考核。今年高三学生想参加多所院校的考核,难度加大,甚至变得几乎不可能了。
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都把考核时间安排在6月11日、12日两天;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长安大学,则是6月10日报到,次日考核;北京交通大学6月10日、11日测试;中国传媒大学6月11日笔试,面试则是在6月12日至14日。
“而这一变化,无疑是限制了考生的选择范围和报考高校的数量。”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分析表示,“而这实际上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部分院校提高
报考门槛并限制转专业
过去,高三学生报考院校的数量最高可达到七八所,但是今年,有部分高校明确对报考学校数量进行限报,比如北京邮电大学要求考生报考院校最多3所。这就意味着,如果考生把北京邮电大学当作自招学校之一,除北京邮电大学之外,最多只能再报两所学校。
根据各高校自招简章,除了自招报考时限定专业,大部分学校也都规定自招专业入校后不能转专业。清华大学去年规定“每人至多允许填报3个专业类,每个专业类中至多填报5个专业”,今年“学生可不受自身文理分科限制进行专业类申请,每人最多允许填报与本人特长相关的2个专业”,学生可申请的专业数量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