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我儿子刚上初中。我很发愁一个问题,他总喜欢和女孩子一起玩,很少和男孩玩。我感觉儿子性格越来越偏女性化,该怎么办呢?
鞠锋(家庭教育指导师):
首先,要先分析一下孩子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
可能是父亲工作忙碌,在孩子生活中长时间缺位造成,导致孩子缺少了形成阳刚之气的“生活模仿源”。男孩长时间与母亲相处,如果母亲比较柔弱的话,让孩子不自觉的模仿母亲,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偏女性化。
可能是青春期对于异性的萌动让孩子喜欢与女孩子呆在一起;可能是受到电影、电视、书籍里面的一种中性化甚至偏女性化的男性角色影响。这会让不少没有价值判断力的青少年盲目地进行模仿。
针对这几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纠正:
第一是父亲角色归位。父亲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回归家庭,陪伴孩子成长,并且在与孩子进行的亲子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男性光辉,给孩子树立榜样作用,让孩子在佩服的同时逐步改变自己对于男性角色的误区。
第二是给予孩子展现“男子汉行为”的机会。父亲不在家,儿子就是家里的“小小男子汉”,作为母亲,不要过多地怕这怕那,就应该“示弱”,促使孩子做出一些彰显男子汉气概的行为。比如,家里的重物,妈妈拿不动的,就应该和孩子这样说:“孩子,你长大了,是个男子汉啦。这个东西太重了,妈妈拿不动,你能帮助妈妈拿一下么?”
第三是可以通过亲子阅读一些彰显男性气息的书籍。现在这一类男孩教育的书也比较多,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让孩子通过阅读促动“自我觉醒”。
第四是“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明白“女孩们更喜欢具有阳刚之气的男生”。我们对于孩子的青春期萌动,往往比较“武断”。其实,哪个少男少女不怀春呀,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孩子对于异性的好感,让孩子明白“女性更喜欢什么样男性”,这样能够激发孩子,促动他们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