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学院日”引入“绿色能源电动车”项目

2016-04-11 09:5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4月9日,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主题为“学院制”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活动。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启动--Greenpower China 创新教育合作项目。来此英国、美国的教育代表和西门子公司代表,教育部、中国科协以及市区领导、东城区29所市级科技示范校科技主管,以及首批6所项目校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图为将自己设计的车辆在赛道中行驶。徐鹏摄BK2E1574

首批6所项目校的小车手在赛道中展示自己设计的车辆。徐鹏摄

千龙网北京4月11日讯(记者 耿娟)4月9日上午,由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东城区“学院制”人才培养工程暨“Greenpower China创新教育”项目启动会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举行。据悉,东城区青少年学院成为国内首家参与“绿色能源电动车”项目的合作单位之一。

4月9日,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主题为“学院制”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活动。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启动--Greenpower China 创新教育合作项目。来此英国、美国的教育代表和西门子公司代表,教育部、中国科协以及市区领导、东城区29所市级科技示范校科技主管,以及首批6所项目校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图为师生们设计并组装车辆。徐鹏摄BK2E1287

史家小学分校师生们设计并组装车辆。徐鹏摄

活动现场,古城职业高中、五十五中学、一师附小学、西中街小学、史家小学分校、黑芝麻胡同小学等6所首批项目校的师生团队进行项目组装、设计观摩和赛车演示观摩。其中,一辆名为“猎豹”的电动车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的注意。“我们的项目团队由1名车手,6名组装,1名项目经理,1名宣传和4名美工构成。我们从拿到车架到完成组装设计,总共花了两周时间。”史家小学分校项目组五二班的小小宣传员向记者介绍,组装这辆“猎豹”极其考验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聪明才智,13名成员必须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组装。在赛车演示观摩环节,6名小车手驾驶着各团队不同形态的“绿色能源电动车”进行现场展示,引来家长们的阵阵掌声。“孩子们的表现真的出人意料!”小车手王佳铭的妈妈说。

4月9日,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主题为“学院制”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活动。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启动--Greenpower China 创新教育合作项目。来此英国、美国的教育代表和西门子公司代表,教育部、中国科协以及市区领导、东城区29所市级科技示范校科技主管,以及首批6所项目校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图为,学生们涉及车辆外观。徐鹏摄BK2E1181

学生们装饰车辆外观。徐鹏摄

据了解,“Greenpower China创新教育”项目由东城区青少年学院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合作建立,以引进国外“绿色能源电动车”项目为依托,以西门子工业软件为支持,以学生团队为单位,通过设计、组装、比赛三个环节,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与实践研究能力制造出性能优良且独具个性的电动车。项目启动后,古城职业高中、五十五中学、一师附小学、西中街小学、史家小学分校、黑芝麻胡同小学等6所项目校近百名师生将在全国率先学习绿色能源电动车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知识与先进理念。

东城区青少年学院院长郭鸿表示,在项目实施中,除了中国汽车研究院和西门子公司提供的相应软件资源和专家指导培训外,东城区还将为中小学生整合职教、校外和市区级科技教育示范校等丰富的师资力量,并将拥有高端汽车专业的古城职业高中作为实践基地,为项目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场地、设备与技术支持。“为了吸引更多学校的加入,我们将在八个学区内建立跨校项目基地,布点让孩子们就近参与。” 郭鸿表示,东城区青少年学院将以“绿色能源电动车项目”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一颗种子,不断加强资源平台建设,形成青少年学院品牌项目,为区域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据介绍,东城区以原创性品牌经验“蓝天工程”为蓝本,积极探索“学院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成立了东城区青少年学院,建立起了“1+4+8+x”的东城区青少年学院体系,即一个青少年学院、四个专业学院、八个学区分院和x个学院课程中心和实践基地,努力帮助学生实现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愿望。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