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所管辖的10个学校都地处农村,但大多数学生的劳动能力还是比较弱。通过班主任访谈家长、访谈学生,德育干部访谈教师,我们发现孩子们劳动习惯不好存在以下几点原因:家长宠爱孩子;家长不愿意抽出时间指导孩子做简单家务;孩子不愿意参与各种劳动。
习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为此,学区结合各校学生实际,结合学区一年一个好习惯培养要求,以“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品质”为主题,在各校开展“爱劳动——养成生活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
劳技课是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获取劳动知识的平台,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自学,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由小组同学讨论研究解决,课上老师将学生的作品当堂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区指导各校结合本校情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把劳动教育形成年级主题教育活动特色,如:一、二年级学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四年级学生在自理的同时能够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五、六年级学生在做好自理和家务的同时,加入到社区劳动中去。
学区在学年初明确“爱劳动—养成生活好习惯”的德育管理思路,下属学校把“爱劳动—养成生活好习惯”明确在德育计划中,按步骤加以落实。同时指导各校开展有学校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如豆各庄中心小学创建家庭动手实践活动基地;黑庄户中心小学开展“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班级道德讲堂活动;孛罗营小学组织展开“我会干什么”、“我有一双巧手”主题班会等活动。
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学校成立了小种植、科技制作等学生社团。学生通过自己培养出一盆盆小绿植开花结果、设计拼装出一个个模型或小发明,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着劳动带来的成果与喜悦。
学区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主题活动,把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教育与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绿色承诺活动、三八节我为妈妈做家务活动等。
每年5月,学区对在“爱劳动—养成生活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形成了学区每学年表彰百名劳动小标兵、千名劳动小能手的长效机制。
通过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我们看到家务劳动的开展使孩子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理解家长承担家庭重担的艰辛;开展学校劳动,使学生与学生在互帮互助、共同劳动中建立深厚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开展社会劳动实践,让孩子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承担建设社会的责任。
□文/赵芳(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