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少年发现“慢比快重要”

2016-04-14 15:53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赛车少年发现“慢比快重要”

引擎轰鸣,挂挡,油门和刹车熟练切换,一吨半的汽车以极其灵活的“身姿”回旋、加速……每隔一段时间,李根就会开着自己的爱车跑上这么一段儿。李根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也是名赛车爱好者。记者发现,近年不少像李根一样的大学生开始和汽车做伴,他们尽情追逐速度和激情,体验“像少年啦飞驰”一般的肆意青春。他们的舞台在赛车场,安全是他们从事这项运动的最大考量。

李根的第一辆车是高考后用自己的积蓄买的摩托车。害怕母亲担心,很长时间他都把摩托车放在学校,不敢骑回家,直到后来逐渐得到母亲的理解。李根回忆刚拿到摩托车的感觉,对速度的追求让他有些收不住油门,最高时速甚至超过200公里。“有一次晚上着急从家回学校,沿着四环跑,用了不到20分钟。”李根坦言,现在想起来后怕,万一碰上其他车辆突然变更车道,反应时间太短。骑摩托车往返于学校和家,李根的母亲很担心。在2014年初李根拿到人生第一本驾照后,母亲终于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给李根买一辆车。他选择了一辆进口轿车,拿到车的一瞬间,他就着了迷,“就像是一个神交多年的朋友,突然面对面,如同亲人般熟悉。”

跟李根一样,大学生孙明最初练车也是在公路上,玩儿漂移,冲极速,最高时速曾开到250公里以上。各经历了一次意外后,他俩彻底告别“野跑”。2014年的8月,临近午夜,人少车稀,李根驾车在海淀长春桥附近的一条路上练漂移,旁边一辆环卫车正在洒水,车轮接触湿滑路面后突然失控,重重地砸在了路边隔离带上,“爆了三个气囊,轮毂也断了。”幸好,从车里钻出来的李根并无大碍。孙明就没那么幸运了,2013年在京密路,他飞速驾车中突遇行人横穿马路,紧急刹车猛打方向盘后,他的车撞在了一棵树上。尽管有气囊保护,他还是两根手指骨折,全身多处擦伤,休养了大半年。

不久,李根在学校遇到了一位开“野马”跑车的前辈,带他去了怀柔的一家专业赛车场,在那他发现了开赛车的真正魅力。加速直道、弯道、专业的轮胎防护墙,车在赛道上驰骋,引擎轰鸣,“这才是玩儿车啊!”他迷上了这里。在赛车场练车,和专业的人交流,李根学到了许多。最重要的是他发现其实“慢比快重要”。在赛车场不可能有很长的直道,因此车手更多带着刹车在跑,“练得是控制力,怎样控制车速,而不是一味狠踩油门。”这样的习惯已经被李根带入了日常开车,“公路上就按照规定车速慢慢开,没必要猛冲赶路,其实差不了多少时间。”他说。

今年孙明将大学毕业,他已经签了一份工作,在一家专门做改装车的修理厂,“钱挣得不多,但我不在乎,主要是能接触到最前沿的车辆改装技术。”他说,自己现在实习,晚上就住在修理厂宿舍。“很多人以为我们玩儿车的都是土豪,其实真不是,我全身上下的衣服加起来不到300块钱。”孙明说,他的偶像是韩寒,初中时就读过韩寒写的《像少年啦飞驰》,“虽然书里的故事和我的经历不大一样,但很多时候我觉得青春就是应该在飞驰中感受。”

李根说,通过玩车他悟出了一些道理:“开车要有平和心态,不要因为被超车就心浮气躁,要和自己跑,有和别人比的心你就已经输了。如果你爱车的话,车是朋友,应该享受驾驶本身。”李根说。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