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野鸡大学被曝光 打着大学幌子却无实体学校

2016-05-19 15:22 中国青年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新一批野鸡大学被曝光 打着大学幌子却无实体学校

近些年来,一些“野鸡大学”打着正规高校的幌子,让许多考生和家长有意无意陷入其精心编造的陷阱中。这些野鸡大学办理名目众多,甚至公然叫卖文凭学历以及一些考证证书。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数月的跟踪追查中,抓获并曝光了又一群涉嫌诈骗的73所野鸡大学,郑重提醒广大市民别轻信受骗。

野鸡大学又遭曝光 网络搜索引擎也加入行动

“野鸡大学”实际是一种以精心编制的谎言制造出一些有名无实的虚假学校,目前已渐渐成为许多高考考生以及一些学历低社会人士进入大学市场上的顽固毒瘤。  

近日,一些野鸡大学明目张胆叫卖该校文凭,有许多人因辨识不清,但为了未来拥有更多个人的竞争力选择铤而走险,认为这只是一种市场交易的私下规则;但也不乏一些人为了个人的虚荣心和职业好处,明明已知对方无资质作假却仍然跟其做交易作为自己事业晋升的手段。

目前,网络已经开始着手清理相关野鸡大学信息,百度引擎则也参与到曝光野鸡大学、警告考生留意虚假信息、谨防上当受骗的行动中来。

正值各地高考分数公布之际,25日,“上大学网”公布了最新一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这是该网第四次公布上述榜单。按照校名有118所虚假大学分布于北京、上海、河北、湖北 、天津 、江苏等25个省区市。其中,注明“中国”“北京”“首都”等字样的假大学数量达39所 ,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经济贸易大学”“工商学院”“科技学院”等命名的比比皆是。

“上大学网”查证,这百余所假大学均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具备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也不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相关民办学校名单中。

打着大学幌子却无实体学校

2013年至2014年,“上大学网”曾先后公布了3批共210所虚假大学,通过教育部和各地主管部门的查处,大批虚假大学被取缔。今年,又有上百所虚假大学出现,有的属于改头换面更改校名行骗,有的则变换新网址保留旧校名。

“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告诉记者,绝大多数假大学都是左抄右盗、东拼西凑,自建所谓空壳网站。打着大学的幌子,却无实体学校,以此蒙骗广大高考低分、低学历人群。

给假学历再设置假认证

仅凭一个虚假网站如何招生行骗?记者了解到,虚假大学受害者大致分为三大人群:低分但很想上大学的高考生及其家长;因学历门槛在报考、职称、升迁、待遇等方面受限的在职或求职者;能力不够学历来凑、心存侥幸的低学历人员。

谌江平介绍,虚假大学犯罪团伙分工明确,形成有组织的虚假毕业证书诈骗产业链。有人专门负责虚假网站的建设、设计、维护管理,录入身份信息、假证书编号等,有人负责伪造假证,还有人专门发展下线,兜售各种假学历和文凭证书,以“低分录取”“内部指标”为诱饵实施诈骗。

在具体操作中,假大学一般会要求考生通过网络支付先打部分定金到指定账户,等考生拿到“证书”、在其官网验证证书信息后,将余款缴完。

为营造骗局,大多数假大学设置“局中局”:在其官网设置“学历查询”“证书查询”“信息查询”等入口,给假学历再造一个“假认证”。

部分正规学校监管不严

一些专家指出,部分正规高校监管不严,以至于有些社会机构干脆打着名校的旗号设立虚假的“分校”或“二级学院”,即使名称被克隆、信息被盗用,也不主动维权、澄清,也促成了虚假大学野蛮生长。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考生和家长相信“潜规则”存在也是假大学屡打不绝的重要原因。根据“上大学网”对虚假大学受害者人群分析,一部分人相信“花钱可以买文凭买学历”是潜规则,稀里糊涂上当受骗;另一类则是“明知故犯”,明知证书是假,但因为报考、升职、考核、入户等利益驱使,甘愿“花钱买假”。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作者:佚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