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认定应多让市场说话

2016-06-17 08:52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职业资格认定应多让市场说话

国务院近日印发《决定》,再次取消4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人社部相关负责人14日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今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不得新设。这已经是国务院2014年以来第六次发文做出相关规定了。

国家在职业资格认定上坚决“瘦身”的决心让人欣慰。在笔者看来,过多过滥的职业资格认定,至少有“三宗罪”。其一违背法治精神。“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政府应有的行政理念,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强调,“法律没有规定的,既不能‘越位’,越俎代庖;也不能‘越权’,行使法律没有规定的权力。”很显然,目前的很多职业资格认定,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简政放权,就是要把政府的权力之手收回来,把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

其二削弱市场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激发市场活力。这就需要尽可能地把前置审批变为后置监管。花样百出的职业资格认证,从本质上来说,沿用的仍是“画圈圈”、搞审批的老一套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创业者、就业者、毕业生和众多的转岗人员为一纸“证书”所困,被迫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赢得一张薄薄纸片的许可,无疑是增加他们创业、就业、办事的成本和难度。

其三滋生寻租空间。一些部门之所以要紧紧抓住职业资格认定这根稻草,除了刷存在感,彰显自身权力之外,还在于这是收费的、养人的,是有利可图的。事实上,当前围绕职业资格认证所形成的报名、教材、培训等产业链条,已滋生出一大批靠“证”吃饭的人群,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浪费。

但这并不是说职业资格认定不重要,相反,像医生、教师、律师这样入职门槛较高且需要相当精深业务素养的职业资格,不仅要严格要求,还要搞得扎实,打造成响当当的“金字品牌”。除此之外,则大可放开,交给市场。什么证起作用,谁的鉴定更有效果,不再是政府赋权,而是市场的检验、企业的认可、社会的反响。这样的职业资格认定,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作者:张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