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参小”项目扎实落地促进校园艺术课发展

2016-07-08 08:43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教育均衡顺义行之后沙峪中心小学校

2014年,北京市教委打破高校与小学各自“关门办学”的高墙,在全国首次开启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特色发展的项目。顺义区后沙峪中心小学校有幸得到中国舞蹈家协会的“助力”,从2014年开始,学校的美育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先后有多个舞蹈、校园剧节目参加了全国性的比赛,登上央视舞台。学校从无到有,开设了舞蹈基础课、戏剧表演课等众多的社团活动项目。

舞蹈家协会入驻学校 促学生艺术素养提升

“高参小”是北京市通过挂牌建设基地学校和特色学校、建立艺术家工作室和体育俱乐部等方式,与结对小学进行交流沟通、互帮互助,进而推动小学体育、美育的全方位、多样化、深层次开展。北京市教委遴选了20所高校及社会团体,与市里多个区县教委签署合作协议,结对共建140余所小学。后沙峪中小就是在2014年9月与中国舞蹈家协会签署了合作协议。

学校负责“高参小”合作项目的安永萍主任说,“没想到,协议刚签署,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2014年10月,舞蹈家协会的专业舞蹈老师就组成队伍,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编排了舞蹈《洋娃娃》。安主任介绍,后沙峪中小多数孩子来自外地和农村,家长长期不在身边,也有不少孩子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根据这个现状,舞蹈家协会的老师们编排了一个能够反映长期得不到父母陪伴的孩子们内心活动的舞蹈,“参演这个舞蹈的小姑娘们对舞蹈的内容核心表达的含义都有亲身体会,所以进入角色特别快。尽管编排的时间短,老师们很辛苦,每周来学校两次,周末也全天陪伴。这个节目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型了。”

2015年7月,30多个男孩子参演的舞蹈《足球来了》应邀参加了“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后来,《足球来了》与《洋娃娃》一起登上了央视《周末满天星》的舞台。安主任称,“这是我们学校的孩子第一次登上大的舞台,都特别有成就感,对他们有不小的鼓舞和激励。有这样的机会,离不开‘高参小’这个项目的实施,离不开舞蹈家协会老师们的努力。”

美育教育普及全校 学生家长齐叫好

从几个舞蹈编排的尝试,到全校舞蹈基础课的普及,后沙峪中小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中国舞蹈家协会的帮助下,不仅有了几个成熟的舞蹈节目,而且形成了舞蹈小团体。全校都开设起舞蹈基础课,更加广泛的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舞蹈基础的训练。

去年开始,由舞蹈衍生出其他形式的文艺形式,如英语剧、舞蹈剧、校园剧等,成为了校园活动的又一亮点。安主任介绍,从2015年9月开始至今,学校已经编排了4个校园剧,“剧目内容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很大一部分就是他们自己演自己,所以表现得自然。已经在校内外演出过多次,孩子们都特别有自信。在舞蹈家协会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校一名5年级的男孩儿还参演了话剧《滚蛋吧,肿瘤君》,得到了观众和专业演员们的认可,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目前,学校每周会给各班安排舞蹈课,有专业老师亲自指导。每周五下午安排社团活动课,也由来自舞蹈家协会的老师辅助进行艺术教育。安主任告诉记者,过去学校没有这样的资源,想要培养孩子们却无从下手,“不论在师资还是在经验上,我们都十分的欠缺。‘高参小’项目弥补了这一点,我们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以后,家长们也赞不绝口。安主任说,学校曾专门组织过给家长们的汇报演出,不少家长在看了表演后都抹泪,“被孩子们感动,也为孩子们的成长感到欣喜。很多家长平时陪伴孩子的机会并不多,能有这样的进步,家长们都赞不绝口。还有的家长说自己孩子自从参加了话剧表演,逐渐能静下心来专注一件事儿了。孩子这种行为和思想上的成长,也是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张静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