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参与“非遗”项目保护 推动哈密刺绣产业发展

2016-08-08 16:1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8月8日讯(记者 耿娟)8月8日,哈密人的作品——“密作”刺绣带着千年丝路的风情,进入了网络“走秀”的舞台。“新疆哈密传统刺绣品牌战略网络新闻发布会”在新疆哈密电视台直播间举行。哈密将通过高校、企业参与“非遗”项目保护、开发利用的合作模式,全面促进传统手工艺进入现代生活,促进“非遗”领域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

据了解,2016年文化部、教育部将哈密刺绣骨干成员培训纳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安排专门经费,每年为哈密安排100人以上的培训名额。今年3月,国家文化部在哈密设立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哈密行署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包括哈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传统刺绣的工艺保护传承和市场化开发。以“密作”为公用品牌,建立研发体系、标准体系和品牌营销体系,推动哈密刺绣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哈密少数民族绣娘在清华大学、广州大学培训期间,在与各设计团队的交往中,在与内地刺绣大师的交流中,以情谊为纽带、同时也以产品为纽带强化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首批赴广州大学培训的50名绣娘和培训教师建立了微信群,微信上暖心的话语和图片成为她们的珍藏。

8月17日、18日,国家文化部将在哈密召开传统工艺工作站阶段性评估会议。会议期间,哈密将举办“密作”刺绣师命名仪式、“密作”刺绣师刺绣作品展、清代维吾尔族服饰展、刺绣时装秀、哈密传统手工艺品展等多项活动。冯骥才等非遗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将来哈深入考察指导。

哈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秋瑾表示,哈密将积极探索政府建平台,高校、企业参与“非遗”项目保护、开发利用的合作模式,全面促进传统手工艺进入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促进“非遗”领域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讲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开放、美丽、和谐的哈密故事。

据介绍,2008年6月,哈密维吾尔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目前,哈密刺绣共有2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刺绣企业及合作社231家,有技能熟练的绣娘4000余人。

责任编辑:闫莉青(QL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