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大学是一种挑战 学生应自由做选择

2016-08-17 13:54 环球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西方学者:大学是一种挑战 学生应自由做选择

作家安迪·马丁8月16日在英国《独立报》网站上撰文,讨论当代大学生是否已经曲解了自由主义。

全球自由主义学生组织加拿大分部 “学生为自由”将于17日在一个叫做“保姆国度”的网站上发起活动,推动人们自主选择零食,包括爆米花、巧克力棒以及垃圾食品,同时附上警告标签:“巧克力会大幅增加肥胖的风险”和“巧克力可能杀死你”,以讽刺加拿大政府像保姆对待小孩一样,插足人们的生活,限制其自由。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学生这种对“自由主义”的解读源自于社会对学生的过度保护以及“雪花世代”(指寻求避免充满情绪性话题以及异议观点的一代年轻人)中愈发常见的过度敏感。

《宋飞正传》主创兼主演杰瑞·宋飞最近也表示不会仔在学校演讲中说段子了,因为学生们不再被他的笑话逗乐,反而谴责他是性别主义者,种族主义者甚至是法西斯。

马丁对学生们所拥护的更自由的,摇滚式的,异想天开的思维表示持赞赏态度,但他同时表示学生们所说的“自由”已不是如此简单。

有次马丁在大学里想组织一支足球队,所以在高级休息室里贴出了通知寻找“左边锋,右边锋和自由人”(英语中也可理解为“左翼分子,右翼分子和自由主义者”,编者注)。结果这最后一个词激怒了人们。人们越来越看不惯“自由”这个词。在法国大革命时,这个词运作得很好,但现在却主要被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用作掩盖被称为“愚蠢且有害的外交政策”的标签。

以赛亚·伯林在他的经典论述《两种自由概念》中区分了不同种类的自由,一是“免于……的自由”,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表示这会带来好的结果;二是“可以……的自由”,这个概念起源于卢梭,却最终引向集权主义,伯林认为这会带来不好的后果。马丁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并打赌伯林在牛津大学教书的时候,他最忠实的学生也不会需要“免于毕业的自由”或是“免于学位的自由”。同时,“可以……的自由”也不是只会带来令人欣慰的结果。

最近,作为一名讲师,70来岁的马丁因为玩笑而陷入了麻烦。开始某堂课之前,他在使用电脑准备PPT,一名前排的女生注意到电脑和投影仪之间的插头从插座上掉落了,于是她说道:“您的小玩意掉下来了!”于是马丁回应她:“哈!这就是我最担忧的!”一部分学生因此而大笑,但随后他就被另一些对我这种幽默不太感冒的学生投诉了。马丁无法把握学生究竟多大程度上会把这种玩笑理解为下流的影射和性暗示?他表示,现在的教授们就像一直在走绳索,稍不小心就会摔下去。

曾有一次,马丁因为同情学生想帮助他们,便问道这些学生是否有诵读困难而需要在某些方面网开一面,但马上被要求向相关学生写信致歉,因为他给他们“贴标签”。

说句公道话,我觉得自己在发表意见前最好还是和学生确认一下。现在我唯一能匆忙发条短信而不用字斟句酌的只有我儿子杰克了。

马丁说,也许所有语言都是在“贴标签”。但他其实并不反对有时候贴上标签来警告人们可能的后果,毕竟,这与在文章底下留下评论没什么不同,这可能才是自由的表达。

他认为剑桥哈佛等全世界大学应该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大学是一种挑战,在这里可以表达对立的观点。决定是你自己作出的,不要在乎这些标签。”你的应对态度也是一种自由。

文章结尾,马丁反问读者,肯定有人会在你的文章底下留下评论,不是吗?那又何必在乎别人是怎么说的呢。大家都拥有各自的自由。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