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百年老校】百年老校新鲜小学:如玉新鲜 光而不耀

2016-08-25 15:3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北京中心城区的一条小巷里,新鲜胡同小学的朱漆大门显得特别醒目,这是一所建于1729年的学校,距今已有287年历史。现任校长孙文燕7年前就任新鲜胡同小学校长,上任第一天,她独自在学校红漆斑驳的大门外拍下了一张照片,那时的她对这扇大门内的事毫不知情。学校很小,也很破旧,但对她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近日,千龙网寻访百年老校采访组来到新鲜小学,在校长孙文燕的讲述中,我们一起领略了这所老校的百年风采,从明代生祠,到清代官学、到解放之初的中心小学、再到如今的优质教育集团下的现代化学校。用孙文燕的话说,它就像是一块美玉,温润典雅、光而不耀。近300年的这秉光芒,或明或暗、但一直延续与温暖着。“它一定有自己的生命密码,我们也一直在探寻。”

edu_lsj20160826-017PG

新鲜胡同小学校长孙文燕

百年积淀焕发生机

“我自己就像是一棵嫁接在老树上的新枝,我要依托的是新鲜小学的主干,一方面是新鲜的百年传承,另一方面就是人,这里的教师。”孙文燕七年前来到新鲜小学的时候,告诉自己,要让这棵老树重新焕发活力。她说,这里的老师温润内敛,总是站在舞台阴影里为别人鼓掌。

她要给这些老师建立自信,于是请来东城教研室专家来学校评课,23位老师上了27节课,好评课程占30%,优良课程占50%多。老师们受到了很大鼓舞。学校开始做课题,开始培养教师队伍往区骨干团队输送……从09年的9个教学班到现在的16个教学班,学校稳步扩大规模,教师从30人到51人,应届毕业大学生、35岁以下的教师占80%,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给新鲜小学带来了活力。

在管理层的培养方面,孙文燕强调管理层在专业领域要有话语权,这样才在教师中立得住。她还提出“珠联璧合,勇于奉献”的管理文化,凝聚了新鲜小学的干部团队。她的管理团队有3位男老师和4位女老师,从学科背景、年龄、个性特征都是比较合理的搭配。

新鲜胡同小学的骨干队伍是一个动态的组合,以项目为主。这些骨干教师头脑清晰,有创新意识,点子多,善于学习。学校每个项目都会组建这样的团队,几个团队主力会经常性的参与校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主人意识、理解包容能力和全面指导能力都会提升。这些骨干将来就会带动他的年级,带动小型的课题。

这三支队伍,在孙文燕看来,是引以为傲的。在今年暑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新鲜小学连年整修的屋顶未能幸免,楼顶天台漏雨冲开了一个缺口,在校值班的老师、闻讯赶来帮忙的老师和物业的师傅从楼顶天台到地下室,从楼内到后院,巡查抢险。在新鲜小学的团队里,没有“袖手旁观”。责任与担当,新鲜小学的老师们已经铭于心、践于行。

美的环境为生命“储备美好”

如今的新鲜小学有16个教学班,是一所“书香校园”特色学校。

而在2007年,朝阳门地区危改,新鲜小学就在这一片工地中艰难度日,学生流失率很高。老师福利发放的是一双雨鞋,因为工地太过泥泞。

2009年孙文燕调任新鲜胡同小学校长,上任伊始做的第一件事是给教委打了一个“新鲜胡同小学改造及设想”的报告,这份报告长达36页。“作为一名新任校长,我赶上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工程。从2009年3月到9月,我一直在做工程。”孙文燕说,来学校首先抓的是抓硬件建设。

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成长、在美的课程中丰盈、在美的活动中滋养、在美的情怀里绽放是孙文燕致力的目标。通过校园改造工程,新鲜胡同小学形成了前院古朴典雅、后楼现代清新的校园风格。前院假山飞雾、藤花妖娆、树影婆娑、花香袭人……后楼彩虹书架、悦读空间、半壁书画……每一处都是一道风景。

梨花盛开的时节,学生们在花下品茗挥毫;夏荫浓郁时,学生们支上画架,有模有样地描摹花的色彩、鱼的灵动;下雪了,操场、小院、假山、花廊,都是学生们堆起的雪人儿……

学校虽小,却别具特色。“让新鲜胡同小学这样一所有着大气象的小学校,成为给孩子大未来的小起点,为生命储备美好,是学校环境建设的最终夙求。”孙文燕说。

美的课程“丰盈学习”

打造“丰富、智慧、新颖”的课程体系是新鲜胡同小学致力的一件事情。学校探索出对于国家课程的新理解,以学科课程为主体,对现有内容进行了整合、拓展、延伸,课程内容更加切合学生,教学也更加关注学生。

edu_lsj20160826-014PG

孙文燕和学生

“我们一直在探索“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孙文燕说,例如,我们的语文学科拓展、延伸浸润书香文化;数学学科拓展、延伸训练学生思维;音体美学科落实“2+1”,实现6年内每一名学生掌握2项艺术技能和1项体育技能。

除了国家课程,新鲜胡同小学利用校本课、课堂活动统筹和完善书香特色校本课程,将“书香阅读”、“墨韵书香休闲习字”、“快乐晨练”、“数学文化”、“等级识字”等校本活动课程化,纳入校本课程的研究之中,构建书香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到2011年,新鲜胡同小学的校本课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五大领域,形成必修课与走班课并进、长课与短课并进、校本课程活动化与校本活动课程化并进的课程模式。

美的文化育“书香少年”

何为书香少年?孙文燕说,立入世有为之志、养厚德载物之德、蕴经天纬地之才、凝自强不息之气、成美玉君子之品即为书香少年。

2010年,新鲜胡同小学将“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让孩子从多读书会读书开始,“以经养精”,以经典涵养学生的精神,在经典里徜徉思与行。

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4月份都是学校的读书季。在新鲜胡同小学,除了书香,还处处飘满花香、茶香和墨香,这就是被师生们称为“四香”的系列课程。孙文燕说,“帮助生命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四个方子——书、墨、茶、花。学校打造了以“四香”为首的校本课程《生命禅·香四方》。女孩子们身着旗袍,将头发高高盘起,挽袖沏茶;男孩子们则换上长衫,挥毫泼墨。茶艺展示、书法会友……每进一个庭院都是一段回味无穷的古韵之旅。

作为东城首批书香校园学校,学校每个年级有推荐书目,老师课前有导读,与学生有互动。利用读书软件出题检测读书的效果。检测报告是动态的,能看出学生的读书偏好,能了解孩子的兴趣,可以让孩子优长发展。老师也会根据学生阅读情况推荐适合的书目。学校还将开发口才和演讲的课程,请更专业的老师给孩子更高级的辅导。学校把读书活动带到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把读书活动辐射到社区。“书香校园不但有环境,还有课程,还有活动,让书香校园更丰实,步伐迈得更坚实。”孙文燕说。

采访到最后,孙文燕说,新鲜小学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教人美好的生活。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独特鲜活的个体,倾听他的声音,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引导他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新鲜胡同小学走过2百多年历史依然存在,一定有她的生命密码。“新鲜人”尊古不守旧,坚守能应变,创新、包容,新鲜小学正儒雅蓬勃的不断生长着。(记者李思瑾)

 

责任编辑:闫莉青(QL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