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风口下 传统教育培训行业存在哪些“坑”

2016-09-03 09:53 重庆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在线教育风口下 传统教育培训行业存在哪些“坑”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达16600亿元,教育培训行业成为21世纪最朝阳产业之一。尽管大量培训机构快速扩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依旧乱象丛生,名师难求、高额收费、质量难保、模式僵化、效率低下、名师难存、诚信缺失等问题,演变为困扰行业发展的“七宗罪”。

8月30日,学大教育联合创始人、互联网教育公司“老师好”创始人兼CEO李晓滨针对目前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教育行业如何破局。

教育培训行业“七宗罪”

问题一:名师难求

一些教育机构将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速成培训之后,就对外包装成名师进行招生,学生上课后才发现所谓的10多年授课经验的名师,实际上只有20多岁。教育机构对于老师的过度包装,导致“名师真假难辨”,行业中真正的名师稀缺难求。

问题二:高额收费

上海一知名培训机构,一小时课时费高达800块,而学生私下联系同一位老师讲课只需200块。这种利用消费者与教育机构信息不对称来谋取暴利的事件,在教育培训行业非常普遍,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为机构的品牌买单,并不是为老师的授课质量买单。

问题三:质量难保

由于机构一味追逐商业利润,忽视教学过程、教学条件等质量因素,如:课程设计不合理,缺乏创新,内容东拼西凑,同质化严重等。网上报道称,有的老师为了黏住学生,段子笑话一起上,胡编教学案例。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更是难以评估。

罗永浩就曾经公开讲过,机构老师为了让学生评高分,在最后一节课上给学生讲自己的受挫的感情史,以博得学生的同情,最后就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评分,这在机构内部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问题四:模式僵化

近年来,英国的雅思和美国的SAT大面积取消中国考生的成绩,官方给出的答复是因为成绩雷同,有作弊嫌疑。实际上,这正是由于统一的教材、流水线式的教学,让老师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教学过程及课程内容死板僵化所导致。不少教育专家认为,教学机构的投机取巧更令中国学生的诚信遭到了质疑。

问题五:效率低下

当前的教育培训行业仍以线下授课为主,老师和学生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同时授课范围和学生人数有限,效率极低。比如高考前,学生对名师辅导的需求直线上升,但是名师只能给一小部分同学授课,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问题六:名师难存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防止被名师绑架,多数教育培训机构都会采用一套标准化、流程化教学模式。据记者了解,有些培训机构推出六对一模式,咨询师、学管师、心理辅导师等六个老师服务一个学生,主要目的是弱化老师的个人价值。在这种模式下,老师的成长受限、发展受阻,个人价值被降到最低,机构可以降低由老师流失带来的风险。

问题七:诚信缺失

由于机构跑路、保过班、提分班等引发的家长起诉的案例频繁见诸报端。据消费者网在线投诉平台统计,找不到投诉主体或收钱后跑路的投诉,占到教育培训类消费者投诉总数的29.79%。此外,投诉交钱后退费难的占27.66%,投诉培训效果与宣传不符的占23.40%,投诉擅自改变上课地点的占12.77%,其他的占6.38%。今年5月份,震惊全国的聚智堂跑路事件,更是让整个行业陷入信任危机。

教育培训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面对种种弊端,传统教育培训行业亟需一场变革,来洗刷这无法遮掩的“七宗罪”。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让教育回归本质和根源,是每一个行业从业者应该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李晓滨认为,“名师+直播”的模式或许可以让老师回归教学核心地位,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新鲜多样、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老师的讲课能力、收入水平、个人影响力等也会随之提升,从而为老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老师实现价值最大化。

对学生来讲,“名师+直播”能够优化传统教育场景下的教学体验,而其丰富的课程内容、有趣的互动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对孩子的听课情况进行透明化监督。

责任编辑:闫莉青(QL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