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被教育巨头好未来收购,唯佳或许仍然是个低调神秘的存在。
公开资料显示,这不过是一家成立4年、员工不足50人、学生200人左右的低龄留学考试培训机构。
9月5日,好未来发布留学培训新品牌乐未来(HIWorld),“唯佳”被整合成为乐未来留学培训的重要部分。这家学生不过200人左右的低龄留学考试培训机构,凭借什么在留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又为何被好未来纳入麾下?
笔者调研发现,唯佳在美高留学领域已经悄然成长为很多家长的不二之选。
基因独特十年磨剑
互联网时代,变革常常来自行业外的搅局者。唯佳一不小心成为低龄留学考培领域的一个变量。这与两位创始人的基因有关。从1999年就开始步入在线教育领域的践行者,她们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业务问题的思维、多年在线教学设计的工作思维,决定了教学流程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在线教学数据挖掘的工作经验,决定了对于教学数据的设计、搜集、分析的工作思维。这些都注定了唯佳会走与其它培训机构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作为首代在线教育践行者,凭借着国家政策及充足的研发投入,她们在人大网院对在线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包括:在线教学模式研究、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学习方法论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网络教学管理及学生服务等。
长期做在线学历教育,王佳娥和黄巍发觉自己缺乏对市场化刚需项目的了解,2009年,她们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辞职出来,创办一家C2C的网络教学平台,她们当时的理想与后来很多做在线家教C2C模式的创业者一样,为所有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便捷、高效的在线教与学平台。但显然,钱烧完了,却挣不到钱是这类平台共同的特性。应该如何解开公司困局,团队意见不一致,导致了她们的离开。
二次创业她们想近距离接触用户。彼时,K12领域已是刺刀见红,两个门外汉想抢到一块蛋糕并非易事,她们决定寻找一个相对高端的培训,扫描一圈定位到留学领域。那年,留学市场已经如火如荼。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在外留学人员达到127.32万人,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8.47万人,其中低龄留学人数不断攀升。
做留学申请还是考试培训?两人评估发现申请难以标准化,便选择考试培训方向。当时留学考试培训也是一片红海,既有大鳄新东方、环球雅思当道,又有众多中小机构林立。其中托福、雅思业务占据这些机构的大半壁江山,相比之下SSAT(美国中学入学考试)、SAT(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验)门槛更高。不过,SAT竞争已经很激烈,王佳娥和黄巍决定从高端小众的SSAT一对一培训入手。
2012年3月,他们招揽了几位业内知名老师,创立唯佳(ACESSAT)。黄巍主抓研发,王佳娥负责运营。公司运转不错,第一年就实现了盈亏平衡。
但第二年春节两位核心老师的突然离开,让这个刚有起色的小机构险些运转不下去。“这个行业,一个好老师几乎决定一家公司的命运。我们俩非专业出身,离开老师根本无法完成教学。”王佳娥坦言,整个春节她们一方面在四处网罗老师,另一方面,她们通过长达2个小时的电话,把之前意识到但还没有明确的公司战略进行了沟通。她们分析了限制企业发展三大因素:1.名师依赖。2.教学过程粗放,结果不可控。3.成本结构限制规模发展。
要解决留学语培行业发展限制的三大问题,保证教学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走出行业的困局,必须依靠教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力量。
科研赋能厚积薄发
唯佳坚持用教学研究支持一线教学,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英语语言能力及学术能力评价方法;英语语言能力及学术能力的训练模型;英语语言能力及学术能力阶梯理论。这些研究成果又按照教学的三条主线进行了在线产品设计与开发,形成了在线诊断系统、在线教学系统以及学习服务系统。这些系统将会形成一个闭环的教学流程,是教学效果及学习效率的强有力保证。这些研究成果得益于两位创始人之前10年的在线教育经历,在名师盛行的留学考试培训业,特立独行的唯佳走上了科研道路。
对中国孩子来说,SSAT三科(词汇、数学、阅读)中难度较大的是阅读。一方面学生年龄小,本身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受限于高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它包括:西方文化思辨能力、修辞手法辨识能力、高级逻辑推断能力、感情色彩辨识能力、信息归纳能力。为什么中国学生会受限于这些能力,通过唯佳的能力解析,可以看到这些能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中国学生对于西方文化思维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只有深入研究这些能力的培养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而唯佳显然具备了这个能力,它们开设了专门的西方文化培训课,并为学生开了一套书单,包括必读书目、推荐书目和拓展书目,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西方思维。
经过4年深耕,唯佳已在SSAT市场展露峥嵘。现在,唯佳业务从SSAT延展到TOFEL、ACT(美国高考)考试辅导。SSAT的产品测量模型也可以迁移到其他留学标化考试中。唯佳SSAT历年的平均分都在2150+分,90%以上的学生成绩均在2200+分;TOEFL项目历年的平均分为95+分,90%以上的学生成绩均在100+分以上,唯佳的实力可见一斑。
众里寻她一拍即合
唯佳从不做广告,也没有市场部。不足50名的员工中,教研、教学老师各占一半。学生来源主要通过家长口碑和渠道介绍。
支撑唯佳口碑的,一是以教学研究为支撑的科学的在线诊断系统和教学体系,这是学生取得理想成绩的保障,二是针对初中生特点设计的服务体系,对于高投入、高焦虑的家长来说,高频沟通有效纾解了他们的焦虑。显著的能力提升和高效的过程管控获得了家长的信任。
“小而美”的唯佳凭借200名学生的服务半径,过得小富即安。但两位创始人不满足于此。随着规模扩大,她们在运营、研发、人才方面都感受到压力,即便用尽洪荒之力,也很难快速做大,她们决定借助资本力量。
然而,两位潜心教研的人,对融资并不擅长。即便赶上2014年互联网教育风口,唯佳也因模式、流量不性感,加上讲故事能力欠佳,没有获得资本青睐。王佳娥发现,资本看重数据,而唯佳只有200名学生,她们索性放弃融资,继续做产品。公司有好的产品和发展模式,但受限于资金无法快速发展,使她们又一次意识到:“如果不拥抱资本,最后可能被资本淘汰。”
唯佳又走上了融资的道路。2015年一家机构为了拼盘上市,想收购唯佳,两人认为只要能够使公司快速发展,并购也是一条可以发展的途径,但当发现对方对唯佳的产品不感兴趣时,她们放弃了合作的想法。“我们俩还是有点情怀的,对自己做的东西很看重。如果对方觉得这个东西无所谓,那我们觉得不行。”
不愿将就的唯佳,一边寻觅一边等待。
2015年年末,一次偶然机会,王佳娥邂逅好未来战略投资总监贾晓楠,初次见面两人聊得很尽兴。春节过后,王佳娥与黄巍又见了好未来联合创始人白云峰、乐加乐英语负责人吴晓蔚,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谈定并购事宜。2016年3月双方开始走合同流程,5月完成尽调。
令黄巍和王佳娥意外的是,其他投资者眼中的唯佳规模小、生源少问题,在好未来那里都不算什么,它更看重唯佳科技驱动教学的能力。“整个收购过程中,好未来从来没有提出业绩对赌之类的要求,它看重团队,特别认可做事情的人,整体来看这是一个比较大气的团队。”黄巍回忆说。
从好未来的角度,故事的另一半可以这样讲。
收购前夕一天下午,乐加乐英语负责人吴晓蔚代表好未来去唯佳做核心人员访谈,她发现文静的黄巍和教研人员讲起产品来滔滔不绝,那种热情非常少见。吴晓蔚感到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对产品同样执着的她明白,只有对事情原生的热情才会那样,眼睛里闪烁的那种光是装不出来的。
收购完成后,唯佳将作为乐未来出国考试培训品牌乐未来的一部分,提供SSAT、TOEFL、ACT、SAT、等留学考试服务。
事实上,双方签署合同期间,唯佳团队已经与好未来对接了。唯佳创始人的开放、务实让吴晓蔚印象深刻,“对接过程中彼此都毫无保留。在收购环节,唯佳两位创始人关心较多的是将来能不能坚持产品方向,会不会在这个领域有更大发展空间,而不是自己在新体系中的职位、身份等等。”
王佳娥笑言,她和黄巍在产品上很“小气”,在其他方面不在乎。
显然,这是两个气味相投的团队。一方面彼此互补,唯佳在留学考试培训方面有研发、有产品,好未来校区复制能力、运营能力很强。另一方面,二者亦有不少相似之处。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科研,中央厨房的研发模式让它成长为K12领域的独角兽。唯佳进入之后,不免从中借力。
在乐加乐英语看来,唯佳SSAT美高考试培训与好未来旗下学而思培优类似,网络效应很强,二者都是靠实实在在的考试成绩说话,学生考试得分高低是显性结果,并不取决于在市场上砸了多少广告。它们的业务逻辑都是把用户口碑做到完美。
有分析认为,主打留学考培业务的唯佳进入,将打通好未来国际教育链条的关键一环。它很可能与好未来旗下留学服务平台顺顺留学打通,形成一站式留学服务,并与好未来其他语言培训品牌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产业链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