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带一娃带出“小皇帝” 父母反被“隔离”在外

2016-10-24 10:47 广西新闻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四老带一娃带出“小皇帝” 父母反被“隔离”在外

关注隔代带孩子 第三篇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争着宠爱孙子

父母反被“隔离”在外

四老带一娃 带出“小皇帝”

核心提示

上期我们聊了因为婆媳矛盾,导致小孙子成了一个没有教养的“坏孩子”。这期让我们来看看,有时对孩子太“好”,也未必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黄女士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婚后生育一个儿子,双方父母都把孙子当成活宝,4个老人争着帮带孩子,黄女士和丈夫完全插不上手,带孩子的权利就这么被“剥夺”了。4个老人极力宠爱和袒护孙子,孙子想要什么都给买,做错了事也从不惩罚,黄女士想教训教训儿子都被老人挺身挡着。如今孩子逐渐长大,变得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懂感恩,他认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老人们这下子才意识到,过于厚重的爱,同样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伤害。

1 四老争带孙 父母被“隔离”

“孩子是我俩生的,但好像一直没我俩什么事。我想自己带都不行,我爸妈还有公公婆婆都抢着帮带。”黄女士说,她生下儿子之后,除了喂奶的时间,孩子躺在自己怀里,其他时间基本都被老人轮流抱着。

黄女士和丈夫属于晚婚晚育,双方的父母对抱孙子早已是盼星星盼月亮一般。4个老人都是刚退休不久,精力充沛,以前还经常出门旅游。自从黄女士生下儿子欢欢(化名)之后,四老的生活就开始围着欢欢转。外婆和奶奶轮流值班,给孩子洗澡,哄孩子睡觉,逗孩子玩,带孩子出去转转,老人全都大包大揽。因为黄女士的公婆都是南宁本地人,每天早上一大早就准时来黄女士家里“报到”,直到晚上孩子睡下了才回自己家。欢欢的外公外婆则干脆住到家里,外婆每天半夜都要起床换尿布,孩子一哭准会第一时间冲进房间查看,外公则把家务活全包了。“除了喂奶,我感觉自己都没什么用了。”黄女士说,不但欢欢得到了小皇帝般的宠爱,连她也被照顾得好好的。黄女士因为奶水不足,才喂奶两个多月就断奶了,这下可好,冲奶粉的事也不再需要她操心了。

黄女士的丈夫也曾向她抱怨过,下班回家后想抱一下孩子,都插不上手。“我们夫妻是被迫‘撂挑子’,几位老人把事情都做光了。”黄女士说,作为父母,他们无形中被剥离了与孩子亲近的机会。

2 教育观混杂 孩子认知乱

在带孙子的过程中,双方父母有不少理念和方法相悖,为此,四老还经常发生争执和不愉快,这无形中让孩子从小在认识和接受事物时带来了混乱。

黄女士举例说,小时候,奶奶允许欢欢睡前含着奶嘴睡觉,而外婆坚决不允许;欢欢1岁多时想学着自己吃饭,外婆就让孩子自己吃,弄得满身都是饭菜再清理,但奶奶却坚持要给欢欢喂食,怕他弄脏自己;欢欢长到两三岁时,特别喜欢乱拆东西,奶奶一看到就禁止,但外婆和外公却鼓励孩子动手,想拆就拆;爷爷奶奶带的时候欢欢想看电视就可以看,但外公外婆对孩子玩电脑或看电视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四个老人各用各的方式带孩子,虽然他们对自己的方式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孩子根本没法判断谁对谁错,老人们又常常当面争执,导致欢欢小小年纪就有了一个口头禅——“好烦”。

“因为老人带孩子的方法不同,要求也不同,弄得孩子在我们面前都不知道该怎么做。”黄女士说,欢欢一旦离开四个老人,就会变得我行我素,父母说什么都不听。

因为欢欢习惯在爷爷奶奶面前什么可以做,在外公外婆面前什么被允许,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又比较少,在父母面前,他总是显得无所顾忌,也从不征求父母的意见。父母一旦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大发脾气,甚至会离家出走跑到爷爷家去。

黄女士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想办法让孩子听话,她丈夫总是以买玩具为条件。到了后来,孩子竟然反过来以买玩具为条件要求父母,只要不给买玩具,欢欢就对父母爱理不理。为此,黄女士想过教训欢欢,但只要老人在场就会赶紧过来袒护孩子,不但从不批评欢欢,反而当着欢欢的面数落黄女士。有时候欢欢做错了事,黄女士想动手打他,欢欢就会被老人一把护在怀里,以“孩子还小,不懂事”来帮欢欢开脱。

3 孩子变自私 脾气还特大

一直以来,欢欢只要一发脾气或撒泼,四老就会一拥而上齐齐去哄欢欢。好几次,欢欢想要买玩具,黄女士没答应,欢欢就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爷爷奶奶赶紧哄他,就帮着欢欢求黄女士给买玩具。黄女士还是不肯,爷爷就会在事后偷偷买给孩子。4位老人的种种做法,让黄女士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陷入尴尬,欢欢此后对她的话更加置若罔闻。

“更可怕的是,孩子认为他的要求都是合理的,父母理所应当都要满足。因为父母不满足他,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也会满足他的。”黄女士说,现在的欢欢就是这种心态,上学之后他的要求更多了,只要看到同学手里有新的玩意,他都想拥有,父母一旦不同意,他就会用各种方法从4个老人那里获得。跟他讲勤俭节约或体谅父母之类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如果不满足他的要求,他会怀恨在心,一连好几天都不听话,甚至不回家,跑到爷爷家去寻求“庇护”。

“我们拒绝他的,老人都会偷偷满足他,从小到大他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黄女士说,这样纵容孩子,等于毁掉孩子,但老人就是心疼孙子。欢欢在家里哭闹得不到满足,他就跑到爷爷家去哭闹,爷爷奶奶狠不下心,到最后总是会满足他。搞得现在欢欢对父母只有恨意,更别提感恩父母的养育和教导了。

专家支招

如何让孩子回归正确轨道

黄女士说,现在欢欢上小学了,应该更懂事,但因为从小被老人宠坏了,现在还是不听父母的话,也从不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她该怎么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李玲建议,黄女士首先要跟4位老人进行一次严肃的交谈,彼此交换并统一教育观点。在约束孩子方面,明确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并统一思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人,然后明确分工,严格执行。同时,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现教育观念和方式上的分歧,更不要在私底下出现与具体执行相悖的情况。

此外,李玲还建议年轻的父母,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把教育权完全交给长辈,要多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如果孩子小时候都是由老人带,等孩子长大了,父母再想介入孩子的生活,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就会非常困难。

下期预告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工作的现实压力让年轻一代的父母们难以独立带大孩子。在很多家庭,老人都是养育第三代的主要力量。老人隔代带孩子如果不可避免,那么如何才能让这种养育方式获得正向效果?什么样的老人不适合隔代带孩子?年轻父母和老人之间是否应该“约法三章”?我们将请有关专家和有经验的父母给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闫莉青(QL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