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生活圈:未来二十年,怎样的教育才永不落伍

2016-11-03 15:29 中国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6年6月,全球瞩目的围棋人机大赛中,人工智能阿尔法狗连胜四局,完胜李世石九段。

可以想见,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带来人类职业的巨变。未来,有很大一部分职业都将最终消亡。我们现在拥有的一技之长,有一天可能会变得毫无价值。

未来二十年,世界发生的变化将更加剧烈,甚至我们的想象力都已经远远跟不上,在孩子教育方面更是如此。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教给孩子的技能是跑步,但未来却是一场游泳比赛呢?

这也是每一位家长的焦虑。如果我们不能掌握未来,那么,是否有一种教育,可以“永不落伍”?

图片1.png 

美剧《西部世界》中,与真人无异的美女机器人多洛蕾丝

美剧《西部世界》中,与真人无异的美女机器人多洛蕾丝

现在实用的,未来还“实用”吗?

外国教授不喜欢收中国留学生。即使他们聪明、勤奋,能吃苦。

因为中国学生目的性太强。有些学生申请读博士,往往不是为了做研究,而是为了拿到绿卡,学业只是他们拿到高薪的跳板。一旦拿到offer,他们就果断离开,教授的精心指导和研究成果都毁于一旦。

在中国,大多数孩子接受的都是功利性教育,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用”。在这一点上,二十年之前和现在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想要学音乐,爸爸妈妈会说:“这有什么用?还不赶紧学习!”许多代表形而上的、感性的、文艺的东西,在中国是不受重视的,因为“没有用”。

然而,这是一个知识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的世界。有说法称,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到毕业的时候,就有四分之三已经过时了。

而我们的孩子现在学到的东西,真正到使用的时候,大概是在二十年之后。比如说,如果你的孩子今年五岁,他真正开始用到在小学的时候学到的东西是在他二十五岁。你能确定,现在“有用”的东西,到那个时候还“有用”吗?

你现在让孩子考名校,但可能二十年之后,根本就不会再有“名校”的概念。

你现在让孩子进银行,而现在,银行已经开始裁员。 可能二十年之后,所有银行都会消失。

你现在让孩子拼命赚钱,但二十年之后,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可能根本就不是金钱。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一种具体的知识都可能被废弃。作为父母,你一定要知道,我们现在教给孩子的任何技能都可能会落伍。让孩子“听妈妈的话”,一生只拥有一种专业技能,是最危险的事情。

未来二十年,孩子都应该拥有什么能力?

妈妈生活圈认为,未来二十年,孩子最应当拥有的能力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硬实力”,包括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等;二是“软实力”,包括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判断力等;三是综合素养,包括个人气质和内在修养。在未来,需要的人才应该不仅能够胜任工作,迅速适应时代变化,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感知幸福。软实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

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过去20年间,有很多工作,都已经被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械、机器、电脑等取代。而未来20年,人类的劳力越来越被机器解放出来,机械化、程序化的能力会越来越无足轻重,而一些现在认为“无用”的概念、创造力、想象力等能力,在未来恰恰会越来越重要。

这一趋势,在当下已经初现端倪。全世界最大的企业咨询公司麦肯锡,1993年员工有67%是MBA,10年之后,员工是MBA的比例越来越低,而填补这些MBA员工空白的,是MFA,也就是艺术硕士。而苹果手机,之所以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引领者,更多靠的是概念和创意。

未来的竞争,拼的是创意和创造力,而不是劳力。有一个说法是,未来所有的产业,终将成为艺术创意产业,职场的游戏规则也会改变。那些原本依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逐渐会被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取代。

超强的学习能力和迅速的适应能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迎来第一批职工下岗潮。当时,国企号称是“金饭碗”,国企的职工对“下岗”问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也没有任何其他专业技能。有很多人下岗之后,迟迟找不到新的工作,度日十分艰难。

而未来20年,改变会更多、更不可测。希望再依靠某一种专业技能、只进一家企业就能做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父母来讲,应该培养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知识或技能。

自主的判断能力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父母无法跟随孩子一生,就算可以跟随,家长也往往无法适应世界的急剧变化。父母必须培养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力,让孩子面对诸多选择的时候,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至于随波逐流,也不至于沦为权威、迷信和诱惑的奴隶。

我们现在再回头看,所有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家长培养出孩子自主的判断能力。孩子有足够的判断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可以迅速做出正确的决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而当下中国的家庭教育,恰恰是家长一切包办,代替孩子做规划,做选择。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孩子不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更无从做出自己的选择。

使自己幸福的能力下一代人,生活的物质环境比我们这一代更加丰厚。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追求房子,追求赚钱,追求安全感,在下一代人看来都已经不重要。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追求生命的意义,追求自我实现,以及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首先就是让自己生活得幸福。未来将是一个信息透明,竞争激烈的世界。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就变得非常重要,甚至也会对其他方面的能力有促进作用。

妈妈生活圈:我们能不能给孩子一种“永不落伍”的教育?

妈妈生活圈的创始人、CEO吕高超本人就是教育学博士、教育专家。近二十年对教育的研究使得他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绝对不是教给孩子任何专业知识或技巧,而是教会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让孩子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判断力和创造力。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孩子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只要拥有了这些能力,孩子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不断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也是妈妈生活圈创立的一个初衷。妈妈生活圈将拥有同样的教育理念的专家、机构和教师聚集在一起,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改变中国一直以来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建立起一个“教育联盟”。

先进理念调整教育侧重点,发展孩子感知力和创造力。现在有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焦虑而盲目。别人家的孩子报了兴趣班,自己家的孩子也要报兴趣班;别人家的孩子要出国留学,自己家的孩子也要出国留学。但是孩子的兴趣到底是什么呢?自己家的孩子到底适不适合出国留学?其实她们根本就没弄清楚。你根本就不了解你的孩子,给孩子的教育当然是事倍功半。

在妈妈生活圈,教育是真正以孩子为核心,一切围绕孩子的兴趣潜能、个人爱好展开。

妈妈生活圈的一切教育都是以了解孩子为基础。通过专业的专家测试,确定孩子潜能,其他的教育,再以此为基础展开。不仅重视孩子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更重视拓展孩子眼界,培养孩子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知识教育寓教于乐,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教育方面,妈妈生活圈在发现孩子特长的基础上,再筛选具有先进理念的课程和老师对孩子进行辅导。当孩子自己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时候,就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形成良性循环。

让孩子接触社会,培养孩子适应力和判断力妈妈生活圈严格把关和筛选了一批亲子活动。这些可以丰富妈妈们的亲子活动选择,也能够根据孩子自身特长,选择适合孩子的活动,并能够在活动中发掘孩子潜能, 让孩子提高与人交流、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通过与社会的直接接触,孩子会逐渐培养出适应能力和自主判断的能力。

图片2.png

妈妈生活圈提倡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

妈妈课堂让妈妈更懂教育,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感知幸福家庭教育方面,妈妈生活圈全力打造“妈妈课堂”。每日推送科学教育资讯,每周推出高质量专家直播课,让妈妈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孩子性格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能够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成长。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合力,妈妈生活圈以孩子需求为核心,构筑了一个从内容、时间到空间,360°“教育保险箱”。因为先进的理念,也获得了一大批专家、教育机构和用户的认可。妈妈生活圈希望能够满足妈妈有关育儿、教育方面的一切需求,并基于理念,建立教育联盟。

责任编辑:李思瑾(QL00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