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实际获得 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实质性扩大显成效

2016-11-16 16:1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1月16日讯 (记者 李思瑾)11月16日,北京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工作总结推进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近三年来全市扩大优质教育改革的工作成效,展示交流了高校支持中小学建设、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项目启动以来的成效和经验,并对下一阶段扩优改革项目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  

2014年以来,北京市基础教育展开了大力度、深层次、高频度、全方位的综合改革。在“把学生放在正中央”的理念指引下,以高校支持中小学建设、市区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等四个项目为支撑,启动了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北京市教委在丰富基础教育供给层次和主体、提升优质资源供给能力和效益、实现优质资源供给精准投放与对接方面加强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项目实施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尊重发展需求为前提,以优化资源供给为根本途径,以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以政策支持为有力保障,以学生实际获得为最终目标的优质资源整合新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实质性扩大取得了明显成效。

项目启动以来,北京市投入资金近5亿元。有关高校、市和区教科研部门、民办教育机构,在提升办学理念、改进学科教学、开发特色课程、深化教学研究、助力师资培养、优化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支持全市230多所学校发展,优质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学校师生实际获得不断提升,近20万余名学生直接受益, 88%的项目校对项目实施评价“满意”以上。

在高校支持中小学项目中,26所高校对口支持8个区56所附中附小建设。高校通过帮助中小学提升办学理念、加强品牌建设、优化学校管理、开发特色课程、推进学科建设、深化教学研究、助力师资培养等支持中小学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品质得到较大提升,8万名中小学生和6000余名教师在项目中受益。70.6%的项目学校认为“学校品牌得到显著提升,超八成家长认为大学支持学校发展让他们更有信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曹文说,高校对基础教育的了解以往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通过办北外附中、附小两所学校,高校以参与者的角度对基础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两所学校的办学经验我们也可以做更大范围的复制。

在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中,三年来,市、区两级21个教科研部门对口支持了41所中小学校。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市级教科研部门派出优秀教师122名教师,完成专题培训和学科课程共计2000多课时;区级教科研部门派出238名优秀教研员,完成学科课时15000多节。项目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学生实际获得和学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收获颇丰。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校长曲建华说,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让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该校学生的各学科成绩都有很大提升,整体成绩在朝阳区达到了前十的水平。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提升明显,学校有19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未来,仍将借助教科研单位的办学优势,以培养老师为主要发展方向,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项目中,13家民办教育机构对接10个区101所项目学校。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机构参与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参与中学学科教学改革,以及引入机构开展委托办学等。截至目前,民办教育机构共派出600余教师进入学校,已开课约18万节,覆盖约4万学生。

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启动以来,7个区的76所项目中小学聘请了英语外籍教师。调研显示,87%的学生喜爱上外教的课,学生认为引入外教后,口语、听力、词汇三方面提升最快。94%的学校教师认为有必要引进外教;94%的教师认为上过外教课的学生英语有明显提升。79%的学校认为引入外教后,学生提升明显,收获很大。 西城区五路通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自从外教老师进了校园,就成了全校孩子眼中的明星。两年来,学生的口语水平突飞猛进,发音更标准,表达更流利了。  

据悉,下一阶段,北京市教委将结合北京市“十三五”教育规划各项任务的推进,进一步做好扩优改革工作。适当扩大项目实施规模和覆盖面,进一步向农村学校、一般学校倾斜。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切实提升优质资源配置的效益,树立和创建一批师生受益、家长满意和社会认可的新的学校品牌,推出一批通过扩优改革形成的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