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留学考试年度报告》昨天(22日)在京发布。报告显示,随着低龄留学趋势的渐显、美国高中申请压力的递增,申请寄宿制初中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申请走读中学人数增加
由新东方发布的这份报告显示,从2005年赴美读中学的总体人数65人到2015年赴美读中学总体人数上涨到46069人,短短10年间,出国读中学的学生人数上涨几百倍。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日趋显著。
最初,中国家长关注美国中学留学,大多是选择美国的寄宿制高中,但由于这几年申请美国高中的学生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而全美仅有的300多所寄宿制中学的招生名额并没有因为申请者的增加而增加,这样导致了寄宿制学校录取的标准逐年提高。
相对而言,美国的走读制中学数量众多,大约有2万所以上。虽然不是每所学校都可以接受中国孩子申请,但是竞争压力会相对弱一些。基于中国大多数中学生英语能力的表现,以及寄宿制中学的竞争压力,中国家长们对于择校的考虑越来越理性,更加看重走读制中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本土文化侵染对孩子的影响,而最终决定选择走读制中学。
寄宿制初中成“跳板”
据了解,目前申请美国顶级寄宿中学的门槛,一般需要学生提供托福100分以上、“美国中考”SSAT2100分以上的成绩单,再加上学生优秀的综合能力,才可能被顶级的学校所录取。而申请美国的寄宿制初中就变成了申请美国顶级高中的“跳板”,很多家长考虑孩子到美国读6或7或8年级,这时,除少量学校需要提供“美国中考”成绩之外,学生只需提供“小托福”成绩即可申请,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考试难度。而学生在美国读过2年左右的初中,英文水平自然会有所提升,等到申请高中时候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此外,美国初中提供的校内校外的活动、体育课程的优势、高含金量的成绩单,对申请顶级高中特别有价值。所以,初中申请就更多地进入了家长们的考虑范畴。
通过转学“曲线救国”
此外,基于顶尖寄宿制中学申请的压力,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就读于美国的顶级高中,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一方面,学生第一年或前两年在一所相对容易录取的美国学校就读,过语言关,获得很好的成绩,参与更多的活动;另一方面,在国内参加托福等培训以获得更高成绩,之后转学到更为顶尖的学校。来自学校的反馈显示,一部分寄宿名校或走读名校对直接录取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申请者并没兴趣,他们更愿意录取转学生,因为转学生所提供的在美国的成绩单、活动、老师推荐信等信息更具有真实性,更容易判断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