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测猝死”也是“重文轻体”之殇

2016-12-01 08:35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贵报11月29日评论《“体测猝死”折射学生体质之殇》,不啻一记警钟,应该惊醒梦中人。大四学生就要走向社会,为国家效力了,却在体测时晕倒离世,令人痛惜。

上世纪五十年代,笔者在北京四中读书,学校高考成绩在北京名列前茅,学校同样重视体育,在北京乃至全国体育比赛都能取得好名次,平时还组织各类趣味长跑如北京广州象征性长跑,学生跑圈纪录距离,加起来总距离到达广州。现在“重文轻体”把时间精力都投在分数上,必然要吞“体测猝死”的苦果。增强学生体质难,却是可以做到的。想想国家重视专业体育队伍,在各类比赛中就能取得骄人成绩,如果能像重视专业体育队伍那样重视学生的体质,假以时日会有收获的。

学校即便培养出学富五车的人才,如果是弱不禁风的“林黛玉”,也难担当大任,近来媒体时有报道精英英年早逝,就很说明问题。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重视学生的体质就是重视祖国的未来。体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能仅是口头重视,要给予时间保证,要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考核中赋予足够的分量。

责任编辑:李思瑾(QL0002)  作者:刘曰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