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召开 探索高端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6-12-19 10:3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2月19日讯 12月17日,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教育培训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共同主办的“2016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北外召开,会议探索高端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旨在推动我国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来自全国翻译教育界的近200名官员、学者和一线授课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从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建设、翻译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翻译教学资料库建设、专门领域的翻译人才培养、翻译教学模式与翻译人才培养、笔译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口译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复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翻译硕士课程(MTI)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等多角度对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并为帮助翻译教师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专门组织了翻译期刊编辑面对面活动。

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周明伟,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外文局前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黄友义,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前院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鲍川运,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上海翻译》杂志社主编何刚强,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在大会上作了主旨发言。

据了解,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北外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于1994年,成为全国首家高翻学院。在机器辅助翻译大行其道的背景下,高翻学院坚持培养会思考的翻译,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普遍采取口笔译分家的情况下,高翻学院独树一帜,采取口笔译并重的教学理念。

经过多年的磨砺发展,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包括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口译基础、英汉交替传译、汉英交替传译、英汉/汉英视译、英汉同声传译、汉英同声传译、百科知识、写作方法和翻译理论等。学生在这里的学习强度,远远超过的普通MTI课程。

目前,高翻学院仍然与联合国系统保持密切联系,据联合国内部统计,高翻学院的毕业生,对联合国译员的贡献率超过50%,这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据悉,北外高翻学院现开设有74种语言专业,计划在5年内将语种数目增加到100种,做到与中国建交国家语言全覆盖。

 

责任编辑:李思瑾(QL00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