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在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和石家庄市桥西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第11中学分校与石家庄市第19中学于今年4月26日正式结成对接联盟校。
继石家庄市第19中学领导班子团队走进北京东城区、走进11中学分校,两校就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艺术教育创新等合作意向进行深入沟通。11月30日,北京市第11中学分校校长贾长林带领学校干部教师团队共12人奔赴石家庄市第19中学,与石家庄市教育同仁共同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拉开了两校常态化互动交流的序幕,两校在切实落实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上再迈一步。
跨省教研丰富协同发展内涵
“如何让两校的互动交流活动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为了迎接北京联盟校11中学分校教师的到来,石家庄19中学校长赵荣肖下足了工夫。她请来了石家庄市教科所专家,并邀请石家庄市各校初中数学教师,以11中学分校团队到访为契机,举行两地学科课堂教学研讨“论教”19中学,通过两地学校间跨省教研的方式丰富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内涵。
随后,北京市第11中学分校、石家庄市第19中学以及19中的精准帮扶单位平山北冶中学的数学教师进行了座谈研讨,两地三校就集体备课、导学案编写、初三考前培训等多个方面由各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长分别介绍经验,并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最后,贾长林校长为19中全体教职工做了“现代教育理念与学校实践”的讲座。从新课改所倡导的基本理念的阐述,到学校“办精致教育、为学生服务”办学理念的具体落实,使参会的老师们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互动交流两地教师收获颇丰
展示课后,石家庄19中学全体数学教师和北京11中分校、平山北冶中学的教师团队进行了交流座谈。座谈会上,19中学分别从教研组的整体情况、集体备课、班级小组建设和高效课堂、初三中考备考等方面介绍了教研特色和经验。
研讨过程中,北京市11中学分校数学教师赵立稳感慨“受益匪浅”。他表示,石家庄19中安排每周三上午和每天下午第一节均为集体备课教研时间,第二天课后,教师就会聚在一起反思交流,这种高密度的常态化备课活动值得学习。其次,19中从2010年开始,根据学情自主编写并不断修改,形成适用于本校学生的学案和配套的测试练习,并为毕业年级量身定制的中考答题技巧讲座及考前培训的特色活动等精准式的服务更值得11中分校教师团队借鉴和参考。
石家庄19中学数学教研组负责人也表示,与北京兄弟校数学团队的交流,让他们了解到北京更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他们期待着有机会去北京11中学分校学习、交流、切磋、开阔视野,从而实现自身专业教研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北京市第11中学分校校长贾长林
“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我们责无旁贷。”贾长林校长表示,北京市第11中学分校做为北京的一所学校,我们是幸运的,能够成为东城区的一所学校,我们是光荣的。在东城区教委大力推进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我们牵手石家庄市第19中学,11中分校应该以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勇挑协同发展重担,把两校联合发展落到实处。
贾长林校长透露,在学校领导班子的一致赞同下,新学期,学校将邀请19中学的优秀学生代表,游学北京一周,和11中学分校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让19中的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教育的气息。”
他还表示,作为东城区的学校,11中学分校有着丰富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未来将带领19中进行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走上天安门广场,看上一次升国旗进行荡涤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走进国家大剧院,欣赏一幕话剧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游览天坛神乐署,身临其境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在请进来的同时贾长林校长还强调,也要走出去,让11中学分校的学生教师走出学校、走出北京。借助协同发展契机,让学生到河北去、到石家庄去“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受地方风土人情、国家变化;让教师走出去,在和石家庄地区学校联合教研中发现差距、弥补差距。
石家庄市第19中学校长赵荣肖
在京冀两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助推下,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与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分校缔结对子校。今年9月28日和11月30日两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对接活动,这一来一往,为扎实推进京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到访十一中学分校之后赵荣肖校长认为,十一中学分校的每间教室,每层走廊以及丰富的校本实践课程都彰显着学校“办精致教育,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同时,校长贾长林朴实、和蔼、真诚、睿智更是让她印象深刻。贾长林校长率队抵达石家庄后,不顾舟车劳顿,上午参加三节数学研讨课,下午为19中学200余名教职员工带来了“现代教育理念与学校实践”的讲座,为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行为起到积极作用。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执著于基层教育,献身于基础教育实践的老校长的人格魅力。
赵荣肖校长表示,未来学校将抓住这次协作发展契机,开拓创新,更新观念,为师生更好发展搭建更多平台,充分利用两校优质教育资源和管理经验,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本着务实的原则,在未来两校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力促两地学生游学项目、两地教师以同课异构、远程研讨方式共同教研项目、班主任班级管理沙龙项目、干部跟岗学习等项目成行。她坚信,信心凝聚力量,行动决定未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两校一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