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回民小学校长鲍宇红:集多彩“民族章”做“三爱”好少年

2016-12-23 09:29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传承和发展多元文化,培养学生具有民族的情怀,世界的眼光”是东城区回民小学自立校以来,始终坚守的办学方向。学校在高举民族团结教育大旗、办人民满意学校的过程中,调动全体师生、家长积极性创造出以56个民族命名的“民族章”。

东城区回民小学56个“民族章”是全校师生和家长热爱民族文化、崇尚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知行合一”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代表。

师生家长齐动手

制出56个“民族章”

“回民小学是老师的,是学生,也是家长的。”寻找下班空隙接受采访的鲍宇红校长略显疲惫,但当谈及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时,她却立马有了精神头。如何让一所普通的民族小学在民族教育沃土上扎根开花而且馨香满园?她首先想到了还是立足挖掘各民族的文化内涵,进行显性化呈现达到育人目的。因此,她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家长的积极性,参与到学校多元民族文化特色打造上来。

鲍宇红介绍,2013年5月,回民小学借助一年一度的文化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征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民族章”活动。各班级在原有重点研究一个民族特点、文化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带着制作“民族章”的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帮助并参与。通过上网、翻阅书籍等方式,仔细认真寻找自己所设计民族的符号、图腾、或标识,从中寻找灵感并形成以人物造型、器乐、图形等为内容的“民族章”图案。历时两年于2015年5月,最终从上千幅作品中形成现在的56个“民族章”。

同时,在2015年的文化节上,与56个“民族章”相配套的回民小学“争章小达人”行动手册也正式出台。在行动手册的指导下开展争当“三爱”好少年的“争章大达人”活动也成为全体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手段。

集齐“民族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北京是首都,知道家乡的名称。认识国旗、国徽,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并按要求参加升国旗仪式。积极主动为班集体做事,学会关心集体……”这是东城区回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爱国之旅”争章标准,学生通过了之后,就给盖上一个“壮族章”。到了中年级标准则变为“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会讲1至2个爱国英雄故事等,”并盖以“裕固族章”通过。

同样的争章内容,面对不同的年级,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自一年级始,到六年级终,赋予不同的争章标准。“集齐56个‘民族章’,留下回民小学六年深深的民族教育‘烙印’。鲜红的56个‘民族章’是学生在回民小学扎实的六年学习‘脚印’。”

校长鲍宇红表示,学校将“民族章”的特殊意义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争做‘三爱”好少年“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梳理成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成长要求的,涉及爱国、守纪、乐学、诚信、礼貌、自理、环保、劳动、健美和校外等十个方面的常态化、有层次的引导活动和评价标准。通过在学生们当中开展“我是争章小达人”的集“民族章”行动,使学生在通过自身努力和同学帮助获得“民族章”的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养成教育的熏陶,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如今,东城区回民小学已经在民族教育之路上行走了整整三十载春秋。从最初的举步维艰到如今的稳定坚实,每一步都走得如此的坚定,如此的从容。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