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创造力不是技能而是一种态度

2016-12-26 08:42 光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创造力不是技能而是一种态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从落实“双基”到“三维目标”提出,再到“核心素养”发布,中国教育改革进入“3.0版时代”。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提出了新时期的育人目标。这个教育目标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落地?教育者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又该以何种方式传递?这或许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此,光明网专访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这位名校校长看来,积极乐观的态度是学生未来发展动力之源,也是个人成长最核心的要素。

尽可能多教给学生知识——这条路走不通了

问:您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刘长铭:教育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服务产品。随着现代教育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整齐划一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就涉及到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者需要找到对学生未来发展最关键的东西。

八九十年代流传一个口号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定程度说明那时的教育就是要完成一个人未来生活工作所需的知识储备。但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不断膨胀与我们有限时间精力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教育者不可能把将来需要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实际上,我们也不知道将来他们需要什么知识。因此,构成学生发展最关键的东西,可能不是以一种知识的形态呈现的。那么这时,教育应该给受教育者什么东西?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今天我们追求尽可能多给学生知识,这条路走不通,也是不现实的。

创造力不是技能而是一种态度

 问:您个人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如何去培养?

刘长铭:“核心素养”虽然提出了各种能力,但能力之间的界线是很模糊的,很难完全区分。我个人理解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要遵守社会基本规则,保持对生活工作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实际上是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价值观。

一个人想学什么就能学会,很多时候取决于积极乐观的态度。有些人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希望和热情;有些人就什么都无所谓地混日子,自然就没有创造力。创造力不是技能而是态度,或者是一种价值观。积极的人创意无限,这些是支撑学生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东西。

如何让一个人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保有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实际上,古希腊人很早就指出这一点:认识你自己。教育者通过组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去发现自己在某方面的兴趣潜力,找到自己的位置。教育者要做的是维持和保护、甚至强化这种热情。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学习特征——首先你要“痴迷”,否则谈不上进一步地学习和创造。

人工智能取代教师 仍是个遥远的传说

问: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改变了教育方式,您认为老师该如何去应对挑战?怎样发挥教育者最大的价值?

刘长铭:互联网时代,老师的角色的确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组织者、生活指导者。但我们要谨防互联网条件下,我们只关注了学习环境与方式的改变,却偏离了学习的本意。

由于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互联网为我们提供大量的间接知识和信息。但这并不是学习的本意。学习的本意是追求认知过程的完整。认知过程始于现象观察,对现象进行分析分类,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现象结合,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设计,并不断地反思,如此反复进行的一个过程。

毋庸置疑,互联网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但这些信息都代替不了直接经验。比如:光靠读书你是学不会游泳的,因为肢体配合的复杂感觉无法用语言描述。通过直接经验去探索和发现,是认知和创造不可缺少的过程。忽视了这个过程,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创造力。

更重要的是,今天不论互联网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代替不了人与人真实的交流——这就是老师存在的价值。老师和学生交流,在教学中所体现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情感,是互联网替代不了的。人工智能取代教师,我认为仍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