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2月27日讯 27日,第二届“北京少年·孝心榜样”征集评选总结推广活动在北京第171中学西校区举办。“幸福的小北漂”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吴发颖;两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爷爷的“爱心小使者”延庆区大庄科小学韩雪;父母为国尽忠,他为父母尽孝,北京市第171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的郎剑炜……10名“北京少年·孝心榜样”在现场讲述了自己的孝心故事,他们的孝心故事感动着现场每一个人。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自今年5月开始,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联合首都精神文明办,共同发起了一场寻爱之旅——在北京市各大中小学校寻找孩子身边的孝心少年。在大半年的评选征集过程中,共有16个区教委、文明办参与其中,数百所学校总计推荐了近200名孝心少年候选人。经专家评委会评选,共评出阎芋欣等10名“北京少年·孝心榜样”和100名“京城孝心好少年”。
在本次活动评选出来的这批孝心榜样中,有的体现遭遇家庭变故而“一夜长大”的勇敢和担当,有的体现在生活点滴中敬老孝亲的平凡和伟大;有的体现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幸福和温暖,还有的体现在对陌生老人的关爱和照顾……这些集聚孝心、爱心、责任心的孩子,集中展现了首都未成年人孝老爱亲、崇德向善、自强奋进、阳光向上的文化传承和精神风貌。本次活动评审专家任宝菊表示,“孝,是点滴平凡小事中的回报与感恩之心;孝,是对父母师长的体谅、理解和关怀;孝,是面对艰难困苦中的乐观向上。在评选什么样的行为是‘孝’时,不应只把关注点放在传统意义上的孝道上,更不应过分提倡苦情。相反地,出自于和谐幸福的家庭中的孩子所体现出的种种孝行更值得提倡。”
门头沟区潭柘寺镇中学石爱红是本次评选出的“北京少年·孝心榜样”之一,她帮家长做家务、尊敬长辈、逗妈妈开心、不与人攀比……她对于“孝”有着自己的理解:“孝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最亲最爱的人幸福快乐,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当前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首都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本次孝心少年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场“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