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位理论名家教大学生“读懂中国”

2016-12-31 10:12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为深化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3个月以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创办的“名家领读经典”活动已在首都8所重点高校试行,金一南、胡鞍钢、李稻葵、张文木等19位理论名家与300多名大学生面对面,权威解析中国共产党历程发展及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深受师生欢迎。

问题导向,让课堂“实起来”

作为北京深化思政课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名家领读经典”活动借助北京高校及首都地区理论名家的感召力、吸引力,旨在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及实效性不够强这一突出问题,引导大学生研读经典,帮助其克服理论学习碎片化、浅层化问题,系统理解中国道路选择。

据了解,这一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设立一门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汇集了19位理论名家担任授课教师,面向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8所在京重点高校的全日制本科2015、2016级学生,连续举办12讲。课程内容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如“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与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雪表示,针对当前大学生渴望提升思想深度,在网络化环境下难以静下心读书、思考、研究的客观情况,将一批学养深厚、知名度高的理论名家请进思政课堂,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其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课程策划人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说,现在一些大学生对思政课上的内容不懂、不信、不愿学,“我们必须派出在各领域有建树、有责任感的名师,为学生们讲好中国在革命和改革中如何发展、中国制度的历史沿革及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加深对中国道路和理论的理解。”

“名师效应”,让课堂“活起来”

3个月来,来自8所试点高校的300多名大学生每周三晚都齐聚一堂,在理论名家带领下研习经典,探讨问题。目前,国防大学金一南少将、清华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经济学家李稻葵、北大历史系教授邓小南、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等十多名专家学者都已为选课学生开讲。

记者深入北大、清华、人大等课堂发现,老师们凭借自身在各领域的精深研究,以深入浅出、生动幽默的语言,从不同视角为大学生解析中国历史文化、思想理论、改革发展等各领域问题,并对学生关切的问题释疑解惑。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大一学生邱飞告诉记者,因为选课名额有限,全班70多人就他抢到了上课的名额。“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能近距离听这么多名家的高论,拓展了我认识方面的深度和广度,也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深理解。”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团总支部书记孙小彤告诉记者,学生们对这门课反响特别热烈,全校有近100人报名,最后是超额收了42人。“蹭课率非常高,好多学生都是主动打听课程时间和地点,谁来讲,有没有多余的座位。”

金一南在授课后表示,讲好思政课,关键要靠主讲人带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用心、用情打动学生,“教师本人先要做到真懂、真信,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感染学生。”

保障机制,让课堂“强起来”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郑登文认为,这门课之所以受到学生欢迎,是因为课程主题鲜明、聚焦热点问题,能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求真精神,并提供学分认证、学习资料共享等保障。而负责授课的各位名家也能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与大学生们分享深度思考,引起学生共鸣。

据悉,这门课已列入各校公共选修课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记2学分。课程结束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还将向考核合格学生颁发学习证书,并组建理论学习团队,为优秀学生提供名家指导、思想交流、实践锻炼等机会。

课程班主任之一、北京大学思政课教师李健表示,对老师们来说,通过与学生共同聆听名家授课,也拓展了知识视野和研究领域,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经典案例,对自己讲好思政课大有裨益。

“这门市级思政课颠覆了传统思政课单调、乏味的印象,以名师效应、权威观点带动思想碰撞,使解读有力量,令学生信服,反响很好。”孙小彤说,“我们希望今后可以把这门课继续办下去,甚至做成慕课,去影响、覆盖更多学生。”

郑登文表示,下一步北京还将全面开展此项活动,开设2至3门市级思政课,形成以4门本科生必修课为主干、以“名家领读经典”系列课程为补充的教学体系,充分实现名师资源整合,切实增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新华社记者 宗焕平 魏梦佳  

责任编辑:闫莉青(QL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