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三分钟》透视出怎样的亲子关系?

2018-02-25 16:18 中国妇女报

香港导演陈可辛最新短片《三分钟》讲述了一个列车员和儿子在车站相逢的故事——妈妈是全国最长的一趟列车的乘务员,一班六天,她的儿子被寄养在妹妹家里。连着好几年春节,她错过了回家跟儿子团聚的机会。今年春节前,妹妹带着儿子小丁到凯里车站见她。这次母子团聚的时间总共只有三分钟。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里,小丁磕磕绊绊地背起乘法口诀,直至列车启动。短片一上线即被刷屏,我们在欣喜、感动、心疼、遗憾之余,禁不住思考短片所透视出的亲子关系——

@ 晓晓:团圆背后是严厉的母亲和焦虑的儿子

短片的情节很简单,但透过这个简单的故事,不难看出这位乘务员妈妈教育理念的偏差和孩子受伤的心灵。

这位妈妈因工作关系和儿子聚少离多。而在有限的团聚日子里,妈妈每次又忍不住对孩子特别严厉,以至于孩子把妈妈的话当成了“圣旨”:“如果不会背诵口诀表,无法上镇上的小学,就更见不到妈妈了。”为了显示出自己完成了妈妈布置的任务,孩子见到妈妈后二话不说,就开始背乘法口诀,直至妈妈再次远行。

看起来孩子挺机灵,也不缺少勤奋——姨妈说他背了好几天。但是,在妈妈面前,还是背得磕磕绊绊、结结巴巴。从中不难看出,孩子的心理压力太大了,他内心有深深的焦虑与恐惧,即便如此,谁也拦不住孩子背诵的决心,因为,他不想见不到妈妈,他不想被抛弃!

在孩子的世界,没有虚假。纵然是妈妈说的重话,他们也信以为真。所以,妈妈过度的严厉会让孩子受伤。教育的前提是爱,否则可能是训练、是驯养、是虐待,但绝不是教育。

面对越恐惧越背不完乘法口诀的儿子、急于表达亲密和爱却无法入手的妈妈,无疑多数人会心疼孩子。

@ 白云飘飘:听妈妈的话,就是对妈妈最好的爱

在孩童纯真的世界里,听妈妈的话,就是对妈妈最好的爱;而儿子的执着,太让人心疼了!“九九八十一!”伴随着乘法口诀的完成,孩子也到了和妈妈挥手说再见的时候了。

短片令人感动,让人欣慰,也反映了小人物在特殊境遇下的悲欢离合。但使人深思的是,片中的母亲作为一个乘务员无疑是合格的,但是她却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而孩子也因为她的工作性质,变成了一类特殊人群——留守儿童。

与其他的孩子相比,短片中的小丁无疑是更渴望团圆和亲情温暖的孩子,他有点自卑,内心敏感脆弱,内向孤僻,不善交际,心思也相对单纯。所以,他能将妈妈的嘱咐记得非常牢固——短暂的团聚只给了他在妈妈面前背诵的机会,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小丁的心目中,听妈妈的话,就是对妈妈最好的爱。

@ 蓦然回首:《三分钟》感动我们的是亲情、疼爱、责任和牵挂

《三分钟》的场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都说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又有多少妈妈,因为工作的身不由己,内心对孩子充满了愧疚?还来不及陪伴,孩子们就已经长大。《三分钟》感动我们的,是亲情,是疼爱以及责任和牵挂。

我们都经历过和与孩子分离的过程,更让人难以承受的是,我们总以为这个阶段该过去了,因为他该长大了,可是当你再次跟他道别的时候,他依旧想挂在你的脖子上不肯离去,让你无所适从。《三分钟》中的小男孩,面对与妈妈的重逢和分离,却表现出了异常的乖巧懂事,反而让无数人看了更心疼。

@ 百家号:中国式父母的典型特征:我爱你是有条件的

导演深刻洞察中式亲子关系内核。在短片中,他用了许多铺垫,各种时间紧迫、母子见面的层层阻碍,以及见面后出人意料的情节,揭开了触目惊心的现实——中国亲子关系的特色:我爱你是有条件的。片中的条件是“如果不会背诵口诀表,无法上镇上的小学,就更见不到妈妈了。”瞧,这个句型多么似曾相识啊。“如果不……,妈妈就……”,以至于我们熟悉到可以脱口而出且不认为这种思维方式、这种说法有问题。但是,很多亲子关系障碍恰恰源于此。

与难得的团聚相比,父母学会向孩子表达爱,才是更重要的事。对于无法长期和孩子一起共同生活的父母,更需要和孩子有深度的交流,真正了解彼此在想什么、如何成长,而不是把所谓“学业”当作唯一。

世界很大,生命很短。没有谁可以永远和孩子在一起度过每分每秒,我们能做的是,过好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三分钟”,而不让背诵乘法口诀占据难得的时光。用无条件的爱给孩子生命的力量,让他相信无论我们各自在哪里,都永远深爱着彼此,没有任何条件。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