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让幼儿园教育远离“小学化”

2018-07-24 13:24 千龙网

千龙网综合报道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严禁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社会培训机构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小学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园组织测试等行为,将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幼小衔接是有必要的,为入小学做准备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功能,但是幼小衔接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做身心全面发展准备,包括身体和运动、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和方式等等。然而,现实中的幼小衔接却跑偏了。部分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幼小衔接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超过幼儿认知范围的小学知识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教育部启动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的目的正在于为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撑起一片足够大的空间。

前不久,媒体报道,在北京等城市,不少幼儿园出现了“空巢”现象,家长将还在上大班的孩子送进了“幼小衔接班”,因为担心孩子像白纸一样进入小学。但实际上,没有“提前学”的“白纸”,更容易描绘出精彩的画卷。不少研究也证明,过早让幼儿接触知识教育,刚入学时所谓的优势,将在未来两三年内消失殆尽。拔苗助长不仅让幼儿在应付繁重的学业过程中,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同时也可能增加他们的厌学情绪。长远来看,“提前学”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当然,治理幼儿园“小学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孤立看待。近年来,从小升初、培训热、到“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种种现象背后都有着“教育焦虑”的身影;而幼儿园“小学化”也只是这种焦虑在学前阶段的表现。可以说,焦虑层层传导,问题环环相扣,如不堵住焦虑源,学前教育小学化就很难彻底避免。从长远来看,逐步改善教育评价体系,加快各级招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供给,才是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的治本之策。

治本需要时间,这一点必须承认。但就目前而言,从小处着手,仍大有可为的空间。比如做好培训,提升幼教水平。不可否认,当前一些幼儿教师已不适应科学保教的需要,不习惯、不擅长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游戏活动。在这方面,强化岗位培训必不可少,让更多幼儿园教师学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等等。比如转变观念、增进共识。教育是一门科学,但部分家长还不具备充分的教育常识。对此,不妨强化相关科普工作,探索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式宣传引导,让更多家长充分认识超前教育的危害,让越来越多人达成共识,明白“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

来源:新华网、新浪新闻、澎湃新闻等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