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学王菲:我耕耘 我快乐

2018-09-07 09:0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王菲,女,出生于1980年4月,籍贯为北京市昌平区。中共党员,汉族。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工作于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学,初中语文教师,并担任初一年级组组长、学校学生中心副主任。

荣誉:2013年4月撰写论文《改变修改方式 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获北京市第六届“京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13年5月参与“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诊断与项目提升”,上市级研究课《逃跑的火焰》一节;2014年9月荣获第二十七届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二等奖;2015年1月参与并承担北京市在线教育服务项目“在线作文辅导”的批阅工作;2015年12月荣获北京市“书香燕京——中小学阅读指导”优秀辅导教师;2017年5月论文《创新评改方式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收入《常怀语文心 书写教育魂》一书;2017年12月被评为昌平区师德标兵。

王菲从2001年7月任教以来,就在心里默默立下了“把教育当做自己一生事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的誓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甘愿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朴实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注重师德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王菲深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责任重大。能够加强自我学习,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定,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学习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 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行为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用上进心努力提高、投身教改、率先垂范

教学中我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听课活动,获益匪浅。我认真钻研业务,勇于探索,能很好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驾驭课堂教学。

努力探究,大胆尝试,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王菲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内外通过为课文“添枝加叶”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乐中学、做中学、玩中学。我发现学生阅读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点,我查找大量阅读资料,先讲解能力点,再辅以实践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显著。所任班级学生的中考或统考成绩名列区同类校前茅。为了把德育教育寄于课堂之中,我每备一节课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把现实的事例与课堂相应的内容寄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学校推行师友互助模式以来,我克服困难,主动加入第一批课改核心组。在语文课堂上大胆实践师友互助课堂教学改革,精心对学生进行师友学习培训,展开落地生花的教学。师友互助模式的展示课,为同学科教师起到引领与表率作用。

用责任心凝聚团队合力,爱岗敬业

我与青年教师张斯璇结成班主任师徒对子,主要从班级管理角度为张老师的班主任工作保驾护航。把自己十几年的班主任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她,遇到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与张老师倾心交流,总结经验。我和张老师还一起制定更加详实的班级计划,重在细节和方法的落实,加强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张老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生力军。

作为语文教研组长,带领青年老师们扎实开展教学研究,磨课、上课、研究课题。兢兢业业指导张爱华、李恒敏、黄飞婴等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深入其课堂听课,就课堂当中的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进行探讨,尤其在学校教研课活动时与她们进行倾心交流;经常交换教学感受和最新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三位老师快速成长,在学校的各种展示课上常有精彩表现。张爱华老师代表阳坊中学在四中片师友互助课堂做了展示课一节,得到与会教师和学生的好评。黄飞婴老师获得昌平区第四届六年以下青年教师“创先杯”课堂教学大赛等奖。

作为年级组长我注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用班级文化形成一种强大的正面教育力量。我在年级重点搞了以下活动:

建立健全制度,形成良好班风、年级风。新生刚入学,抓紧时机,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通过班委会把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不失时机地使学生们在各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

珍惜集体荣誉,激发进取精神。我坚持在年级内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进取精神。经过长期正确引导,学生们才能有一颗不甘落后的勃勃雄心,成就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搏精神。

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成才觉悟。我针对学生渴望了解名人的特点,组织“感恩”为主题的系列班会、年级会,学生们畅谈自己知感恩的事迹,引领学生成长。

用爱心引领学生成长,静待花开

作为教师,关心教师,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爱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多年来,我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在信任与鼓励中,走进学生心灵

作为教师,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信任鼓励每一位学生,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为了因材施教,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学生升入初三之后,学校便打破原有班级格局,重新分班。学校需要一名班主任。刚刚修完产假、孩子尚在襁褓之中,且离学校路途较远的我,毫无怨言地承担了这项重任。这个班是个较为特殊的班级——都是以前班级中的学困生,纪律涣散,缺乏自信,成绩很不理想。为了让大家找回自信,找回自我,我也是想尽办法。分班后的第一节班会课,我在黑板上贴了一张“八骏图”,然后让大家讲这幅画的涵义。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发言,我面带微笑,用信任的目光暗示坐在最前面的一个同学发言,这个同学小声说道:“这是八骏图,徐悲鸿的作品,画的都是好马,骏马……”,接着,其他同学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徐悲鸿擅长画马,他画的马,很生动,很好看……”我抓住时机,高兴地说:“同学们,你们说的很好,看来大家对徐悲鸿及其作品都有一些了解。老师之所以将这幅画作为班会内容,就是要让你们明白,今天你们是学习的主人,明天你们就可能成为日行千里的良驹。”

随后,我让每名同学在准备好的马的图画上制定出月考及期中考试的目标及措施,并确定短期内的赶超目标。之后又让同学为自己设计一个和骏马有关系的“名片”,用马的精神来激励自己,进而逐步形成“竞争”的学习环境。最后在中考中8名学生全部考进了理想校园。

创建良好班集体,构建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感到,传统的管理方法会禁锢学生的主动发展,阻碍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而在活动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参与就不能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我积极改革班级管理方法,使班集体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更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学生主动发展、自由创造的舞台。

王菲临危受命担任初三(1)班的班主任,接班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复和学生研究讨论,确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班集体目标——事事争先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与同学们共同研究建设优秀班集体具体策略——班级小组建设。即先把班级成员分成若干小组。之后开展小组文化建设——起组名、设计组标、制定小组奋斗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等。并且利用班会时间商讨各小组竞赛标准,进行小组文化展示,形成小组竞争的氛围。通过加强班级小组文化建设,形成了团结进取、勤奋学习、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

班里有名个叫皓的学生,因为家庭、性格等原因多次违反班规校纪。所在小组,因为他的多次迟到、早退、旷课甚至逃学等原因总被扣分,使得小组排名全班倒数第一。小组其他成员为此怨声载道,强烈要求把他“驱逐”出去。针对这种情况,我对皓和其他同学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一方面我对皓说:“你看,你们小组的同学对你意见这么大,你就没有一点想法吗?”皓说:“我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说:“那你就尽你的全力从别的方面给你们组加分啊!”之后我又把他们组的所有成员叫到了一起说:“你们是同班同学,现在又同在一个小组,不能抛弃同学,得想办法帮助他啊!”同学们都点点头。从此以后凡是皓表现特别棒的时候,我就鼓励他,给他加分,以此重塑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还让他负责班里花草的养护和节能组长,以此来增进他的责任意识。慢慢的,皓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也不旷课了,也不迟到、早退了,上课积极发言,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还成了小组里不可缺少的学习尖子。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我用我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这是给我最大的回报,也带给我最大的幸福。

在今后的工作中,王菲将继续用执着和热爱续写人生的新追求,用拼搏和实干获取事业的新目标,继续默默耕耘,用我无私的爱深深的感染、教育每一个孩子,用园丁的品质、春蚕的志向、蜡烛的风格、孺子牛的精神,为教育事业奋斗,把真诚的爱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我的事业,我的学生。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高尚的师德,只要不断的去学习进取,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就能做到最好!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