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何消除教师职业倦怠?请从这五方面入手

2018-09-13 14:52 千龙网

千龙网综合报道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进入人们视野,并逐渐发展为不容忽视的教育现象,也成为当今教师教育的热点话题。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超越工作挫折、提升积极的职业情感。教师的职业倦怠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师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指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缓解压力,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教育已成为每个家庭的首要大事,许多家庭都以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教育作为决定家庭事务的重要标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视,就对教师有多关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挑剔。没有哪个时期像现在这样使得教师和学校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信息时代,加剧了教师压力的显性化,降低了教师的专业自由度。这些感受和情绪的积累,很容易导致教师因紧张过度或者心有畏惧而松懈、疲惫,对职业失去热情。这就需要学校尽可能为教师的工作营造更宽松的环境、更自由的专业发展空间、更和谐的人文氛围、更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让教师能够有舒畅的心情和成长的愿望。

激发动机,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动机。自我效能感对于激发个体的工作动机、提高工作激情都有显著作用。教师在工作中得不到适时、适度的关注和鼓励,会产生心理上的边缘感和无助感。在学校管理中,领导和同事需要注重发现周围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付出和努力,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和效果,鼓励他们的创新和变化,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些举措,都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满足需要,切实在尊师重教上下功夫。

教师的工作需要智慧与情感的双重投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是发乎于真情实感的,没有发自心底被尊重的存在感和使命感,对学生的爱就难以保持热烈和持久,而基于主观能动性的智慧和情感就会逐渐枯竭。所以,教育质量是尊重出来的,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质量。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管理者都要从治本的高度,切实在尊师重教上下功夫,不仅压担子,还要给荣誉、给奖励、给位子。

理念自信,明确教育教学的方向和信念。

当今的中国教育充斥着各种思潮,每种思潮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力。其中,最大的分歧在于能力导向与应试导向的冲突,这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新课程改革及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现行的考试招生制度又是“一分难倒英雄汉”。在这两种导向及其评价体系的强力影响下,教师被“各种率”绑架,不自觉地摇摆。“戴着脚镣跳舞”的教师们,缺乏丰厚的教育理论修养,也常常得不到各方的积极支持和有效指导,这种无所适从极大消减了教师的教育激情和决心,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所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要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业务导向和思想内核,并具备经得住实践考验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才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自信,点燃教师的教学激情。

控制班容量,多措并举为教师减负。

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但在许多热门学校,班容量严重超标,班额大意味着任课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承担更多的责任。长此以往,教师的身心处于疲惫状态,教育教学工作就会进入应付模式。教师没有时间、精力,甚至没有愿望去充实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兴趣特长,完善自己的情操修养,涵养自己的精神境界。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生命内涵被抽离、异化,职业倦怠就不可避免了。因此,严格控制班容量,加大教育投入,严格遵守教师工作量,才能保障教师的身心健康。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是教育的,也是非教育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全面、辩证、实事求是地面对问题、分析问题,也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人的不忘初心、勇于担当。

综合新华网、华西都市报、陕西教育报等。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