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学习科学:正在进行的学习革命

2018-11-07 08:38 光明日报

来源标题:学习科学:正在进行的学习革命

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关于教和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脑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生物医学众多研究领域。简而言之,学习科学主要就是研究:“人究竟是怎么学习的,怎样才能促进有效地学习?”伴随着技术和教育的进步,学习科学正在成为在改革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强大力量。在近日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8年学习科学与教师发展前沿论坛”上,相关专家和学者对学习科学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学习科学引领未来教育

郭广生(教育部学习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人类社会已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教育改革应当适应时代变革,不仅关注教什么、如何教,还应关注学什么、如何学,为学而教,开展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改革,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学习科学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关于教和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目标是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发达国家目前已将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作为国家行动和决策的重要基础。2018年,我国正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立教育信息科学技术专题,围绕认知知识和认知规律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的研究,表明了教育与科技的融合趋势。

学习科学研究当引领实践

王珠珠(中央电化教育馆原馆长)

学习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学科,但是要让学习科学在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学习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代性,学习场景随时代而变化,在新的时代如何解决人是如何学习的问题,需要使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去建构知识。如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学生有效学习,使学习更有效,符合时代创新的需求,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第二,学习科学是针对学习场景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在众多的场景中,重心依旧是学生,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是学习科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三,学习科学想要面向新型有效的学习场景,面向未来信息化教育发展必须关注四点要素,一是注重师生间的交互,二是建立协作的场景,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写作,人与机器之间的协作,三是泛在的学习,我们应放眼世界,放眼人的一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课堂中的学习。四是学习的持续性,学习不是为了一段时间,而是为了一生的发展,终身学习是教育应该回答的课题,希望学习科学研究能够关注实践、研究实践、引领实践。

学习科学要把各层次教育联系起来

罗陆慧英(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什么是学习?学习发生于大脑、个人、机构、团体和社区、教育体制和社会这一复杂的多层次结构之中,不同层次上的学习发展节奏有所不同,少则几秒,多则几十年,而教育是建基于各层次内部及各层次之间的学习交互。学生层次的学习包括协作探究、同伴评价和现场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创新、合作能力以及数字素养。教师层次的学习需要学校层面的协同规划以及数字化学习创新方面的跨校合作,以发展教师学科教学法知识,帮助教师成为学习和评价设计专家。学校层次的教育变革需要学校层面的决策以及跨校合作的领导支持。国家层面的教育变革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委员会的监管与决策。

教育变革是一个分层嵌套的复杂系统,研究层次之内的联系与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一样重要。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小学与中学之间发现他们彼此之间有交流的价值,因为小学想知道自己教出的学生到了中学怎么样,中学想知道小学是怎么学的,从而各自来调整各自的教育和教学,同样,大学也有这样的需要。简而言之,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门设计科学,通过学习科学,我们可以把学习的各个层次联系起来而达成更好的设计。

用学习科学的原则代替传统教学法

张秋丽(新加坡教育学院高级研究员)

怎么用学习科学的原则来取代教师惯用的传统教学法,是进行学习科学教学实践研究的关键。什么是知识建构的教室以及教师如何设计知识建构的教室?首先从理论的角度,知识建构基于真实的课堂,具有12个教学原则,包括持续性的改进、多样化的观点、无处不在的知识建构等。教师需要将理论分解为问题,将原则转化为行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与自我反思。其次,怎样将知识建构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教学思想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和以观点和想法为主,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表自我观点,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观点和课纲。教师应注重教学中的原则性,用原则跟学生探讨问题的价值性,而具体原则的使用则取决于教学法。比如,教师应掌握课纲课标的各种连接点和重要概念,通过结合学生的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更多地以合作与探究的形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利用学习平台的学习分析工具对学生掌握的技能进行形成性评估,教师群体之间应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各个群体中不断分享信息,促进自身发展。

技术助推深度学习

吴颍惠(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口耳相传是教育传播的重要渠道,但21世纪以来技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OECD、美国、欧盟委员会、新加坡的核心素养框架的最终目标都指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于是,“深度学习”的概念被随之引出。事实上,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后被引入教育系统,与“浅表学习”相对应。教育系统所倡导的深度学习是学习者能够主动、批判性地整合新知识,并以深度理解为起点,以新情境中的迁移为导向,以解决复杂问题和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

深度学习离不开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等基于技术的教育工具,探索让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通过让技术提供和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利用技术促进有效学习发生,让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本质。比如,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引导教师利用互联网学习环境中的视听觉资料,提供更多开展深度学习的技术支持和互动机会,能够更好地促进复杂问题解决和交流协作,使学习者实现跨时空、跨学科的高效学习,同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中小学需要的教育技术包括教育内容类的网络技术,教育管理类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教学行为类的课堂行为分析技术等。

技术进入教育系统是一个长期过程,其中主要的障碍来自于教师的观念,因此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十分有必要,此外,还应当鼓励学校开展现代技术应用实验,采用学习技术以支持个性化学习,并推动技术支持下教学法的思想革新。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