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冰火两重天” 新东方在线甘源解析研究生招生复试

2019-02-19 08:13 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标题:“冰火两重天” 新东方在线甘源解析研究生招生复试

2月15日是2019年考研成绩公布的日子。“对于别人,明天是情人节,对于考研人,可能是暴风雨前夜。”2月13日,李岩(化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如此形容自己忐忑的心情。

考研成绩公布的前几天,李岩和她的研友们焦虑到了极点。“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成了众多考研人放榜前夕的常态。

2018年,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再创新高。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19考研报考290万,较2018考研增长52万,增幅超20%。无论是考研增加人数还是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

等初试成绩公布后,其中考得不错的考生就会着手准备复试。“这是一项讲究实力和运气的技术活。”李岩说。之所以说需要“运气”,是因为相比于单纯以分数说话的初试,研究生复试的考核形式更多样,评判标准具有一定主观成分,不确定性更强。

受访专家认为,由于复试涉及到高校、导师、学生等不同利益群体,从流程的规范透明,到主体责任的落实等,研究生复试在各个环节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空间。归根结底,一切为了促进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

为什么会有复试“黑屋说”?

对于辞职专门考研的李岩而言,准备初试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我自己租房学习的,在家完全学不进去,所以是一个人的战斗。考前感冒了三次,薅下来两根白头发,非常焦虑。”

面临考研成绩的公布,李岩虽然觉着“没戏”、害怕,但还是难掩迫切之情。这两天,微博热搜时不时会出现“考研”相关字眼,让不少考生觉得心慌。虽然教育部明确2月15日出成绩,但在这之前,坊间还是出现了不少宣称能够提前代查成绩的“小广告”。

一般来说,考研成绩公布后,教育部将在3月中下旬公布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线)。34所自主划线院校则会在3月陆续公布初试分数线(自划线)。这是考生进入心仪学校的基本门槛。

此后的3、4月,各大院校将进入研究生复试时间。如果说初试侧重考查学生的一般能力、专业基础等,复试则侧重考查其专业素养、创新潜质及综合素质等。

看着网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复试攻略,李岩也会在专业面试要穿什么衣服、需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等问题上纠结。这位耿直的山东姑娘也会担心传言中的“黑幕”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真的‘水很深’,我既然已经跳进池子里了,要么游,要么等死,当然得拼了。”她说。

由于复试考核形式更多,且评判标准具有一定主观成分,考生之间常会讨论哪些学校“水比较深”、自己非名校“出身”是否会影响被录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对现有招生制度的不安。

为什么关于复试的各种传言层出不穷、人才选拔与公正性之间难以有机统一?有观点认为,在追求公正时,通常只能以分数来判断人才;而在追求优秀时,通常因为复试公正公平机制不完善、监督缺失或缺位,导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出现人情招生、暗箱操作,甚至权钱交易等违规或违法现象。

一位曾在广州某211高校任职的大学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复试公平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对导师来讲,招收研究生,他更看重的是这个人能不能帮我做事,能不能一起做学问。做学问就是师傅选徒弟,学术越往上走就越带有主观的成分,尤其是文科绝大多数有流派之分,所以这个事情你很难去讲绝对公平。”

新东方在线国内考试事业部总经理、首席考研规划师甘源分析,考生产生复试“黑屋说”的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有招生人数的影响,尤其是招生人数比较少的专业,大家对不公现象会有更敏锐的感知,二是对于学术背景的认知,比如什么人适合去做研究、研究生怎么培养,各个学校的认知是不一样的,甚至在一个学校内部不同教研室的导师之间也可能不一样。三是从国家政策上来讲是在鼓励各个学校提升自己的招生复试主导权。高校自主权的加大带来了对招生复试不公的警惕与质疑。

“总体来说研究生考试还是比较公平、公正、公开的,出现问题的只是个别案例。如果非要说复试不公平的地方在哪,毕竟复试以面试为核心,其中专业课部分没有统一的大纲,属各个学校自主命题,难免存在非常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他说。

守住公平公正的招生底线

研究生招生复试形式包括笔试和面试,但具体比重如何分配,根据各招生单位公布的具体政策,不同学校之间还是有所区别。

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例。一位考研“过来人”介绍,中传新传专业的复试分为三个部分: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和英语口语,在这三个模块中专业面试所占比重最大,起决定性作用,专业笔试则次之。事实上,很多高校也是采取这样的考核方式。

研究生复试是否应该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的考试内容或形式的改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整个考试不要搞得太复杂,要简洁,专业性要强。研究生招生考试如果不专业,即使招生规模和考试量很大,学校最终还是招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才。”

从学校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向来在研究生报考中拥有较高人气。这从报录比(即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反映该专业的考研难度)中可见一斑。正常难度的学校,其报录比通常在10-20之间,而中国人民大学的财政金融学院、南开大学的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其2017年报录比甚至达到了57.50和58.00。

而从专业来看,由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2015-2018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前三甲,成为考研报考的最热门专业。此外,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等也非常受欢迎。

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使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竞争度下降,录取率提高。但是,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报录比相对较高,考研难度依然很大。

甘源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目前的考研报考情形。“为了让更多人进来,考研的复试分数线看起来可能跟往年相比并无明显变化,但入围复试的学生人数其实在增多,这意味着复试淘汰率也会提高,报考扎堆的好学校更是如此。这是近年来最明显的趋势。”

为促进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平,教育部曾在2006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专门强调注重复试选拔公平公正公开。在其出台的年度研究生招生文件中,也明确各招生单位不得出台歧视性或其他有违公平的规定,充分发挥复试综合考核作用。

在加强对复试公平的监督举措上,教育部要求各招生单位复试全过程要录音录像,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复试现场巡查,参加复试学生名单、拟录取考生名单等信息要通过招生单位网站向社会公布。

2014年起,教育部每年利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统一公开研究生招生录取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至于高校方面,甘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的复试多以导师小组的方式,一个主考官,两个或以上副考官,通常以三到五人为组进行面试。某个学生面试完之后,小组成员会合议其表现。还有的学校在复试时就明确研究方向以及导师意向,而且为了防止“暗箱操作”,如果报考某个导师的学生被分到了这个导师的复试小组,那导师的整体姿态是比较回避的。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年的复试,尤其是在公布分数的同时,学校会同步发布复试招生办法,里边包括如何组织复试工作、复试权重、录取原则等进行公示。“它必须要有规矩。”甘源说。

储朝晖认为,保证招生考试的公正公平,最关键的明确学校、招生部门、导师等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

此外,高校还应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公认的考核指标体系以完善复试选拔办法,对复试过程信息的全程公开保证程序规范透明、加强对导师招生自主权的监督等方式,努力促进研究生复试公平公正。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伍素文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