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新东方在线甘源:专业硕士扩招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2019-03-01 07:32 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标题:新东方在线甘源:专业硕士扩招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对于得知成绩不久的考研学生而言,眼下正是焦急等待分数线公布的时刻。其中既有向往学术的学术硕士考生,也有以就业优先的专硕考生,还不乏考虑从学硕调剂到专业硕士的。

2月23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要“完善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科教融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提出“进一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

教育部网站2月27日发布消息称,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

对于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国家大致规定了两者的培养方向和规模比例。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虽总体扩张,但学硕却面临着全面缩招的局面。不少人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为了适应这种招生变局,考试应如何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缩一扩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从学位教育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简称“学硕”和“专硕”)。通俗来讲,学硕更注重理论功底,专硕更注重实践能力。

近年来,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总体上有所扩张,但学硕却在面临全面缩招的局面。比如,据报道,西北大学2019年历史学研究生招生人数减少了22人。河南大学2019年在学科教学、中国史、世界史学科上缩招了36人。

对学硕统招的门槛也在逐步提高,比如推免生比例的加大。

“这次给分超低,看到一个师妹发过来的成绩,两门专业课都不到90分,前两年100分以上还是很常见的。”就读于广州某重点大学的一位在读研究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今年学硕有33个名额,其中推免的就占20个。之所以保研增加,学校是为了提高准入门槛,提高生源质量”。

根据教育部在201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相关高校的招生文件发现,不少高校,尤其是名校,推免生比例普遍较高,基本接近或超过这个规定比例。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2019年拟招55人,其中推免人数达到33人;教育学系2019年拟招41人,其中推免人数达到24人;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年拟招人数100人,其中推免人数达到60人。这些专业的推免生占比在60%左右。

此外,北京大学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划招生104名,其中推免生人数为82人;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2019年拟招人数131人,其中推免人数达到96人。这些学校的热门专业推免生占比都接近80%。

为什么会出现学硕缩招、专硕扩招的情况?“很多人读研其实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没打算要沉浸于理论研究,而很多专业偏实践型,社会需求的缺口也很大。如果把所有的研究生都培养成学术型方向,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不如把愿意做理论研究的人选出来,这种人不强调量多,而要看质,讲深度和功底,就要缩小规模,集中资源,这是学硕缩招的大背景。”新东方在线首席考研规划师甘源说。专业硕士的改革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并非剑走偏锋,从另一个角度说,学校招收专硕更有利于自身资源积累以促进发展,因为“不管是创造更好的科研和实训条件,还是提升老师待遇,加快学校整体发展步伐,要筑巢引凤,要吸引最一流的科研教学团队,都需足量的资金资源作为基础”。

这更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教育部在2017年初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李硕豪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专硕是由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催生出来的,是为了服务我国产业升级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一个从中等、高等到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教育体系,来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培养的各层次人才偏重学术导向,产业意识、动手能力、生产性、应用性不强等问题。”他说。

如何加快推进分类考试

硕士研究生招生变局要求考试选拔制度也要改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提出,“进一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

李硕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学硕与专硕分类考试涉及招生名额分配、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与难度等方面,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安排。

谈及分类考试推进缓慢的原因,他认为:“专硕选拔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比较难,标准很难界定。由于考核弹性较大,怕影响公平,所以现在主要还是用学硕专硕统一的方式来考试,但这样就会导致趋同化,对选拔应用型人才非常不利。”

事实上,专硕和学硕分类考试,有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实行了。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世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有一些学校招收专硕也采取类似工商管理硕士的联考形式,即单独的一套出题体系,学硕和专硕明显分开的不同考核方式。 “MBA、法律硕士的考试已经比较成熟了,其他如国际商务、金融硕士也在探索中。像MBA那样的专硕单独考试,可能是未来专硕招生考试的一个改革方向。”李世杰说。

但他也提到,目前已经实行的专硕和学硕分类考试,主要取决于招生规模。“MBA招生规模较大,一次面试甚至达到三四百人,完全有条件实行单独考试。其他学科的专硕可能只招十几个人,如果搞一套单独的考试系统,从管理成本考虑可能比较难实现。”

从现实操作性来看,灵活性更强的复试或许是分类考试的突破口。但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上述研究生介绍,大多数学校的专硕和学硕都采取相同的复试形式。比如在面试上都是抽题和随机提问,面对的可能是同一组老师。只不过面试和笔试的题目有所区别,专硕题目相对而言更容易些。

对此,有观点认为,专硕的教育目标与学硕有着显著区别,应更加注重其“职业背景”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

目前学界对专硕招生复试改革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增大复试权重、对专才考生特殊对待等方面,也有建议引入行业专家参与复试等。这些建议都围绕专硕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这一培养目标提出。

李硕豪建议,专硕考试要加大对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而且以后专硕的招生,可以加大对在职人员的选拔力度,比如增加其招生名额,“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通过两三年工作实践以后,再来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能更好些”。

学硕招生考试已很成熟,但也有专家提出,学硕的招生选拔应退出国家统考。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二处助理研究员戴一飞等人2018年11月曾撰文表示,“从国际研究生教育实践来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明显的学术过渡属性,是为进入博士阶段进行科学研究所设置的预备性、过渡性学位,对此类硕士研究生的选拔工作宜逐步退出国家统考的视野,由研究生培养单位自主招录。”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伍素文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作者:伍素文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