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金色雨林广渠门校区校长徐砚梅:读懂孩子情绪,打破养育困境

2019-07-08 00:30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金色雨林广渠门校区校长徐砚梅:读懂孩子情绪,打破养育困境

徐砚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感统训练师,情商训练导师,沙盘游戏指导师。有着丰富的感统训练、注意力训练、情商训练、心理咨询及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经验。现为广渠门金色雨林校长,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均有着积极而深入的探索。

在多年的家庭教育咨询工作中,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特别不好带,总是莫名其妙闹情绪,有时候一件小事都会哭闹不止,极其任性。软硬兼施都不管用,后来干脆上冷暴力了。但是什么招都试过了,还是毫无成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家里被这片阴云笼罩着,非常苦恼。

毫无疑问,它的影响是深远的,绝不仅仅是影响了心情。

当孩子与家长经常处在对抗和抵触的情绪状态下时,至少还有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一.不平和的情绪、不顺畅的关系使得你的一切教育和引导都是无效的,完全落实不下去,大人被孩子的情绪牵着鼻子走,疲于应付,完全失去了教育和引领的作用。这时候,这个家庭好比一艘迷失了方向的小船。

二.孩子无从学习如何表达情感和需求,如何管理情绪,如何恰当解决问题,如何实现有效沟通。而这一切同时也是父母的课题。

有的家长很不甘地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好带,偏偏自己养育了一个这么难带的孩子!

其实这个时候,觉察心至关重要。在养育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第一时间一定要向内看,一个人懂得向内看,觉醒就开始了。

这里我想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很有代表性。

有一天,六岁女孩迪迪的妈妈来找我,年轻漂亮的妈妈一脸愁容。寒暄几句,她急不可耐地跟我诉起苦来。女儿每天睁眼睛就开始哭闹,不想起床,不想刷牙,不喜欢妈妈准备好的衣服,不喜欢姥姥做的早餐,各种找茬哭闹。每天清晨家里就如同个战场。而晚上又要为弹琴、、读书、洗澡的事情继续战斗。好不容易睡了,第二天太阳升起,盼来的不是希望,而是复制粘贴的烦恼。这样的情况差不多有一年了。爸爸回来躲在书房的时间越来越长,姥姥则越来越不愿在他们家帮忙,剩下一个死缠烂打、不离不弃的妈妈,绑在一起相爱相杀。

妈妈的言语里,这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小磨人精。但是,在我跟家长交流了几分钟后,妈妈掉着眼泪说:徐老师,我本来是来跟您吐苦水的,来投诉我们家孩子的,带她太累了。但是听您这么一说,我忽然觉得我家孩子的生存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这是什么,是觉醒的开始,是孩子好起来的可能。

沙法丽·萨巴瑞在《父母的觉醒》中说:“父母的转变是实现人生觉醒的关键一步。但家长们通常不是来寻求个人成长的,相反他们渴望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关于孩子自己的行为。他们期望有一只魔杖,一抬手就让孩子拥有一颗强健的心灵”。真的是如此。

说说这个家庭的情况。这个孩子,有一个跟她同龄的小表姐,在我们机构上幼小衔接。性格好,专注力强,学什么像什么。平时也非常的文明有礼、快乐友善,就是我们常说的特别好带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而小几个月的迪迪呢,则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孩子,看上去就古灵精怪的,想法很多,个性很强,聪明活泼,但是专注力不好,听指令差,学什么都不如姐姐有效率。更可怕的就是,经常“无缘无故”地闹情绪,没完没了,说什么都听不进去,难以沟通。

所以,可想而知,迪迪相比之下显得多么“不优秀”。

有句话说:当一个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孩子总是有一些“不可理喻”的表现,我们不能仅仅孤立地看这一个事情,因为人格是具有统一性的,而是要推而广之了解孩子整个心境和人格的发展特点,如果仅仅针对一件事情去判断孩子的话,是非常局限的,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

迪迪一直处于一种非常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她缺少安全感,缺少认同感、价值感和成就感,因为他一直长在优秀小表姐的阴影当中。她和姐姐的性格特点不同,这本无好坏之说。但是,每一天家里面所有人都在说:你看姐姐,姐姐多听话,姐姐多优秀,姐姐多懂事。甚至老人说:带十个姐姐也不带一个妹妹。

在这个家里面,整日里,无论是姥姥的苦口婆心,还是姨妈的循循善诱,抑或是爸爸的吹胡子瞪眼、妈妈的唠里唠叨,所有的内容指向都是一个判断,那就是:“你不好,你要改变;你不乖,你要改变”。

想想看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长期在这样负面的评价之下内心是多么的压抑和无力。

而如果我们能去体谅孩子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懂得不可理喻的情绪背后是孩子对认同、赞美和优越感的强烈渴望;如果我们能够懂得在孩子有情绪时第一时间接纳下来,永远本着“先接纳情绪,后处理事情”的原则,而不是嘲讽、压制和冷暴力,那么我们就会把教育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更有效的、更合适的方法去带养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的情况就一定不是迪迪的样子。

“没有一个孩子整天在别人的否定当中还会充满力量地前行。童年期孩子的“自我心像”主要来自成人,迪迪在你们的“打击”下已经不相信自己会优秀了,她像吸附了满满负能量之水的海绵,趴在那起不来了,她心里充满了愤怒,也充满了无助。只有当你真正地理解她、接纳她、认可她、欣赏她,跟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不是充满了批评、抱怨和嫌弃这种非常负面的亲子关系,她才是平和快乐而充满力量的,你的教育和引领才能够有可能落实到位。”

妈妈听了我的话以后,豁然开朗。泪流满面地说:我一直在抱怨孩子,我现在才觉得我的孩子太不容易了。其实我真心觉得我女儿挺好的,是个聪明、暖心又努力的孩子。以前都怪我什么也不懂,给孩子带来了很多伤害。我特别赞美了迪迪妈妈的这份觉知。有了觉察心,才会有修正,有了修正才能让一切变好。

妈妈从我这离开以后,心境和想法都有了特别大的改变。见到孩子第一眼的时候,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她的态度和言语也都跟以往不一样了。

晚上弹琴孩子也没有哭闹,而是跟妈妈语言交流。爸爸后来跟我反馈说:这是他们家很久都没有的好好说话的情况了,过去孩子都是用情绪表达的,不高兴了就哭泣、就打滚、就放弃,可是这一次孩子居然能够心平气和地跟妈妈表达了,让夫妻俩大为惊讶。

这就是亲良性亲子关系建立的开始。而这以后,妈妈赞美孩子进步的时候多了,孩子越来越喜悦平和了,再指出不足,孩子不但不生气,还能非常诚恳地接受,表示下次一定会改进。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借着月光,妈妈还给我拍了一张母女依偎睡觉的照片,说好久孩子没有这样靠在她的怀里睡觉了,都是自己在一个房间睡的,不想跟他们在一起。

第二天早上,妈妈又喜悦地跟我说,孩子一大早起来根本就没有挑衣服的事儿,妈妈放好的衣服,她拿起来穿上了就美滋滋地去上学了。妈妈说她上班的路上觉得景色格外地美丽,不觉间玉兰花和桃花都开了呀,好久都没有这样的好心情了。

后来,孩子上小学了,妈妈也不时地跟我沟通,说孩子现在跟爸爸妈妈的关系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平和,亲子交流和沟通都是有效而温馨的。一家人幸福得不得了。

沙法丽·萨巴瑞说:“对孩子有了接纳心,我们在教养过程中就不会抱有偏颇的判断,在应对孩子的时候也能不偏不倚”。“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每一种行为都在召唤着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觉醒,那就会用完全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孩子带给我们的机遇:它能促使我们学习与成长,变成他们真正需要的那种父母”。

对孩子接纳、包容、理解,体谅孩子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继而去满足孩子的这种需求,这才是智慧父母该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让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沟通成为有效,让喜悦平和的家庭氛围成为可能。而这一切才是滋养孩子成长的沃土,它让孩子能够成为明媚、温暖、有力量、有信心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