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苹:做大山里的“老师妈妈”

2019-08-29 15:17

打印 放大 缩小

陈志苹是房山区佛子庄乡中心小学教师,扎根山区20年。

陈志苹老师长期担任山区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山里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爱,因为他们都非常缺少爱。所以,陈老师就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加倍地关爱他们,努力做大山里的“老师妈妈”。

房山.佛小.陈志苹.生活照1

关爱住宿学生

和城里的学校不同,陈老师的班级有近一半的学生在校住宿。年仅6、7岁的孩子刚离开父母,自理能力很差,生活上几乎全部依赖陈老师的照顾。陈老师给他们补衣服,洗被单;给女孩子梳辫子,给男孩子做玩具。这只是她工作当中的一些片段,其实,对于这些一年级的住宿生,经常是这样的:陈老师要帮他们沏药,叮嘱他们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多喝水。裤子穿反的,要及时纠正教他们穿的方法。经常尿床的,陪他们住的时候要多提醒上厕所。住宿的学生缺本少笔没有钱买,她就免费给他们送到手里,鼓励他们安心学习。

班上有个住宿的孩子叫一晨,是个留守孩子。通过家访,陈老师才知道她家住在半山腰上,从山脚下步行约20分钟才能到家。为此,每当一晨生病或有其它问题时,陈老师想方设法帮助她解决,减少他爷爷来校的次数。一晨的眼睛不慎受伤了,医生叮嘱前两天三种药水要点八次。于是,她特意在纸上做好计划,每完成一次,就在计划的时间后面打钩。精心照顾下,孩子的眼睛慢慢好起来,没有再反复。

很多时候,晚上睡觉前女孩们会因为想家而抹眼泪,陈老师就关灯坐在宿舍床边,给她们讲故事,直到孩子们都睡着了,她才离开。她还在宿舍陪孩子们做游戏,陪孩子们吃饭,使他们逐渐适应住宿生活。

房山.佛小.陈志苹.生活照2

关爱特殊学生

在陈老师任教的班级里,有的孩子既来自单亲家庭,又是留守儿童。对于这些母爱、父爱缺失的孩子,陈老师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加倍地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他们嘘寒问暖,谈心交流,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不会受到缺失爱的创伤。

房山.佛小.陈志苹.生活照3

关爱全体学生

山里生活条件有限,城里孩子司空见惯的零食,在这儿都成了学生脑海里最美味的食物。陈老师常常用自己的工资买来零食,用发奖的方式送给学生。这一招,看似平常,实际上却小心地呵护着学生敏感的自尊。因为孩子们的心理很脆弱,可能任何的施舍和怜悯都会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奖励的方式不但避免了可能的伤害,还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越来越自信了。

陈老师深入到每一个孩子家里进行家访。要知道,作为一名山区教师,要进行全方位的家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孩子们住得都很分散,而且地处山区,整个的家访,可以说是跋山涉水。还有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所以家就暂时安在外面,而且不在房山区,路程很远。但这些都不能阻挡陈老师家访的脚步。陈老师走了孩子们每一天、每一周的求学之路,看了他们的家庭环境,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通过一次次家访,陈老师给贫困孩子送去衣物,给留守孩子带来了温暖,对难教孩子的家长进行面对面指导,与孩子们的距离更加拉近了。 

山里的很多家长需要在外打工,经常不在家,孩子留给家里老人照顾。很多父母文化水平也不太高。有时候,孩子生病请假了,家长在家不能有效地辅导,落课多,等到校再补需要较长时间,孩子很容易因为学习暂时跟不上而自卑。所以,有的孩子家离学校比较近,陈老师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家里去给他们补课。如果离学校远的,请假时间长,陈老师也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家里去给他们进行辅导。

山里的孩子也渴望生日时能够得到更多关注。每当学生过生日,陈老师就给他戴上生日头冠,组织全班的同学送他生日礼物,一起给他唱生日歌,让他享受一天生日待遇。而陈老师给他的礼物,是一张和他相拥的照片,一本适合他的书籍,还有一段祝福的文字。这也是孩子们过生日时,特别期望得到的礼物。

虽然有过很多次调入城镇的机会,但陈老师都主动放弃了。她说,大山里的孩子们更需要我这样的班主任,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我的人生就是充实而富足的!

正是因为对孩子们无尽的爱和执着地坚守,陈老师赢得了家长们的赞誉。家长们通过微信群,表达对她的信任;通过写表扬信表达对她的感谢;他们还特意送上了锦旗,表达对她的爱戴。

陈志苹老师曾两次荣获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称号。她还先后获得全国和谐德育先进教师,房山区优秀农村教师,房山区教育系统人民满意教师标兵,房山区优秀青年教师,房山区学生喜爱的班主任,房山区魅力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