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教育 > 教育启示录 > 正文

熊丙奇:所谓“捡漏”,就是虚假宣传

202207/0111:17

6月27日至7月22日,北京市高考考生将在“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填报高考志愿。有人说,“高考三分靠成绩七分靠志愿”,这个说法虽不准确,却也彰显了志愿填报的重要性。近两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市场日益火热 ,一些考生和家长会选择志愿填报公司帮忙填报。还有一些“思路清晰”的考生和家长会跟风选择热门专业,被所谓的热门专业“绑架”。

高考志愿填报,考生和家长究竟应从哪个方向入手,要不要上热门专业的车,志愿填报中有没有“捡漏”的可能,一起来听大咖分解。

采访对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

记者:新高考模式下,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熊丙奇:平行志愿是现在各个省份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都实行的一种志愿填报方式。平行志愿的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在全省、全市排名进行定位。我们在进行志愿定位的时候,可以根据本人今年的高考分数和排名,参照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尤其是这个所有学校在当在本省的这个录取的具体排名来进行定位。志愿填报实际上要坚持4个原则,分析好自己的兴趣、用好自己的分数、吃透高考的政策、做好长期的规划。

记者:目前,考生在一分一段情况下,如何平衡“冲”与“稳”。分数、专业、学校谁该优先。志愿填报有没有“捡漏”可能。

熊丙奇:考生要“冲稳守保”,前面1/4院校志愿是冲,随后1/4到1/2是稳,再后面1/2到3/4是守,最后是保。所谓“冲”也不能盲目乱冲,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兴趣来选择冲的院校。

“捡漏”成功,其实是极小概率事件。考生本人分数不高,却被录取进了一所好学校。从每年的录取结果看,确实会有一些这样的情况发生,某所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名次)很高,今年录取分数却下降了几十分,填报这所学校的考生就捡了“漏”。发生这种情况是志愿填报具有一定的博弈色彩决定的,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并不知道其他考生的走向,而高校在某省的投档分、录取分是由在该省的招生计划与填报该校的考生情况确定的,于是会出现某所高校今年填报的高分学生多,录取分数走高,以及填报的高分学生减少,录取分数降低的投档分起伏变化。

由于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并不知道其他考生怎么填,所以也就无从知道某学校今年的投档分会走低。换言之,在填报志愿时,根本不可能知道可以捡哪一所学校的“漏”。所以,是不是捡到漏要到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才知道。因此,所谓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捡漏”就是虚假宣传。

记者:选择专业方面,考生应注意哪些问题。如,兴趣和特长侧重谁?“热门专业”怎样选择?避免“滑档”,考生是否应选择服从调剂?

熊丙奇:我们怎样判断这个学校的特色专业和强势专业,主要是看学校的类型:综合、理工、师范、政法、医学、语言、财经等,以类型判断特色专业。而从学校历史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学校的走向,这样就可以看到究竟哪些是特色专业。

平行志愿中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退档和滑档。考生要看清楚招生简章要求,如果是专业组平行志愿或者是院校平行志愿,一定要选择专业志愿服从调剂,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退档。在避免滑档方面,考生要准确定位第一志愿,保持适当梯度。同时,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看清楚招生计划。

记者:信息化时代下,模拟填报、大数据精准计算……但高考志愿终究要因人而异,请您给考生和家长一些填报建议。

熊丙奇:志愿填报是很个性化的,因此,需要考生进行个性化规划。家长可以为考生填好志愿做参谋,也可寻求专业的咨询机构的咨询、建议,高中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填报志愿的指导,但最终选择学校、专业志愿,都应该由学生自己做主,填好自己的志愿,不能盲目跟风、只顾眼前,而要有自己的主见与长远发展规划。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