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高中时,我对完全未知的新生活充满了好奇,又有一些畏惧……可是始终记得,开学的第一天走进新教室时迎上的那个明朗的笑容,仅一个温和的眼神,便化解了我的大半不安。
早就听闻刘老师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班主任,但是,大概是我心中一直存有一些偏见,不知不觉中就将年岁与“死板”挂了钩——而刘老师显然是一个可贵的特例。开学不到一个星期,我就意识到我曾经的想法有多么可笑——非但不死板,刘老师甚至是一位充满了幽默感的老师。上课前,经常见她微笑着走进班,几个善意的小玩笑便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原本有些僵硬的气氛一下子缓和起来。在闲暇的时候,刘老师还会谈起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小事,那时的她会笑得像个孩子,一瞬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拉得好近好近,可能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便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位班主任,对即将到来的三年相处时光充满了期待。
不过,话虽这样讲,到了该严肃时,刘老师也毫不放松。归根结底,我们还是一群充满了奇怪念头的高中生,如果没有规矩的约束,何成方圆?在高一的开学之初,刘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堂有关“规矩”的课。和以往程序化的所谓“教育”不同地,刘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直接从她心里发出声音一样,虽然才相识几日,我们却如早已是她至亲的孩子们一般,与其说是老师对学生,这“开学第一课”倒不如说更像是来自一位母亲的叮咛嘱咐,严肃中带着语重心长。对于一些原则性问题,老师的语气中多了些警告的意味,但也不难听出,那字字句句中饱含着的对我们的期冀。不可避免地,当有同学犯了错误时,老师便会收起往日的笑脸,认真而严肃地指出他的不对,一定要让犯错者清晰地认识到错误才可。对于言行上出现严重过失的学生,她还会在放学时与他来个单独谈话,非要叫他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可。也许正是因为她平日里的鞭策,让我们看清了很多岔路,也躲过了不少“阴沟”,从而能够在正确的方向迈开大步。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虽不是绝对的严厉,刘老师那不时出现的紧皱着的眉头和严肃的批评却也是具有足够的力量。
身为班主任的同时,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方面,刘老师也是最为独一无二的。与我所遇到的所有语文老师都不同,刘老师的作业从不会是什么无意义的抄写。这其中,最为我们称道的便是老师经典的“赋诗一首”,这甚至成为了师生间的一个异口同声的小默契。无论是春夏秋冬的四时之景,或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又或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历史人物,老师总是喜欢叫我们作一首小诗或对联来抒发感情。对于我们来说,这不仅是新奇的尝试,更是一次次提升自己文学修养的机会。老师会不辞辛苦地收集起同学的“大作”,印成篇子发给我们,没有苛刻的评价,也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只是我们与老师的一次小小的分享,更是同学间的小展示,充满了乐趣,同时也让我们对于书本上的课文、对于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她是一位严厉而又体贴的班主任,一位热爱生活且富有情趣的语文老师,一位幽默风趣的朋友,更是一位语重心长的、深深爱着她的孩子们的母亲。
在我的心中,刘老师永远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