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陈巴黎代表:开发中小学非遗课程教材

2018-01-29 08:44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开发中小学非遗课程教材

非遗进校园如何推广?北京市人大代表、民盟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陈巴黎建议,利用社会资源,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系统非遗教材,并对相关师资定期进行非遗技艺培训。

陈巴黎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地方小吃、服装服饰、手工技艺、体育杂技到传统中医、戏剧戏曲、绘画书法、笔墨纸砚、民间文学,蕴含了自然科技、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综合根脉,尤其是从物品到人品的人与物交融升华,从地域到国家的民族情怀。

优秀的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就是让广大学生在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文化的基因的同时,能够和所学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融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手作能力,拓宽教育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成为培养广大学生艺术修养创造性和创新性的途径。

目前,北京市非遗进校园推广活动在一些中小学得到了开展,也遇到了实际困难,如推广范围不够广、缺乏系统教材、缺少师资力量、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等。

陈巴黎建议,利用社会资源,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系统非遗教材。“在中小学劳技课中传承泥塑、木作、石刻、面花、剪纸、编织、制陶等非遗传统技艺,是有效传承文化精华的最佳途径。”她建议实现非遗进校园从社团课程到学科课程的转变,组织专家组编写系统性、科学性的课程教材。

陈巴黎说,将非遗技艺与其他学科结合,在老师专业的指导下,让学生们通过学到的非遗技艺,展示成语故事、诗词古文等内容。在师资上,由相关学科老师为主逐步组建和学科融合的师资团队,定期接受非遗技艺的培训和文化熏陶,将非遗融合进学科领域,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每学期沉淀出相应的经验。推广非遗校园文化建设,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校园雕塑、非遗长廊、室内点缀等方式呈现。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