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孝:打造富有历史和区域特色的学校文化

2018-07-02 15:2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编者按:作为北京生、北京长的中小学生,对古老北京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特殊的情怀。2017年,北京市将“一城三带”建设纳入文化传承的52项任务清单之中,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作为京城的一校之长,他们对“一城三带”有怎样的理解,对文化传承有哪些思考呢?千龙教育“‘一城三带’校长说”栏目将带您走近京城校长,听听他们怎么说。

作者: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小学校长  范志孝

微信图片_20180702092300

“一城三带”打造富有历史和区域特色的学校文化。图为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小学校长范志孝

2017年,北京市委提出了“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文化中心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根基,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这三个文化带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北京具有地标性意义,它们见证了北京自然、文化、人文、经济的变迁。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应该了解北京城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因为这些是拥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的北京城最绚丽的瑰宝,这些是北京精神的根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产生对于家乡北京的热爱之情与自豪感,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扎根于孩子心中,让学生了解、传承与弘扬北京文化与北京精神,是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学生的引领人的使命。

寻根溯源问历史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畔,有一座千年历史名城。这里曾经是贯通南北交通、枢纽天下财富的京师门户和商贾重镇;这里现在是北京重点打造的城市副中心,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北京之翼”。这里就是北京通州。临河里小学坐落在通州区梨园镇小街村,古称临河里,处在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东有潞河通海,西有长城蓦山,南望朱雀林兼临河古戍,北有玄武垒至潞津古关。”这就是临河里的由来。在运河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浸润下,2011年金秋,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小学应运而生。

源远流长话今朝

大运河文化带的重中之重就是通州区,学校依托大运河文化带优越的地理条件,以“一城三带”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每一位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次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都是去大运河瓷画馆和大运河森林公园参观游览,感受运河文化的魅丽。

每年清明节前夕,学校都会组织全校优秀少先队员代表,来到位于运河森林公园的周文斌烈士及第一党支部主题雕塑前,开展“清明祭英烈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继承革命传统,争做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新时代临风好少年。

学校茶艺社团的学生参加在运河公园举行的区科技节,展示传统茶艺、畅想未来生活。大运河的存在推动了南北的贸易往来、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对中国茶叶的流通、茶文化由南到北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次在运河畔进行茶文化的展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运河在北京流跨七个区,流经全国八个省市,所以学校始终认为,了解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应只局限于对北京市流域的了解,还应延伸了解流经其他省市的文化。六月初,“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前去参观体验,感受大运河流经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学校坚持以诵读经典为突破口营造书香校园。课外活动的开展、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都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浓浓的氛围中全方位、多角度感受地域传统文化的魅力。

深挖细磨 打造学校文化

长期以来,临河里小学依托传统文化,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形势变化,形成学校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径,以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临河里小学提出了“馨香致远”的学校文化建设核心理念,并将学校办学理念提升为“馨香致远,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同时,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学校发展为目标,“三个发展”互为一体,互相促进的办学思路。

馨香致远,寓意学校既富含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又面向未来。主要包括蕴含清香、韵香、茗香、书香的课程文化,蕴含馨香而富有国学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素养馨香、乐学、乐智、善思、健康的学生文化。散发馨香的学校文化,浸润着师生的心灵,致远师生美好幸福人生。

国粹京剧是大运河北上的文化绝响。近年来,学校把京剧作为致力打造的靓丽名片,将每周的音乐课分出一节对京剧进行普及学习,让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并且在二年级开设相关综合性实践课程,学习京剧相关知识,传承京剧文化。在此基础上开设京剧社团课,以学生自主报名与老师推荐的形式选取社团团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行当不同和剧目不同分成十个学习小组,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训练,每周训练两次,每次两小时。

根据学习京剧的需要,学校成立了京剧文乐班,包括京胡、京二胡,由聘请的专业教师任教。为了更好地组织学校教师进行京剧知识的教学,也为了能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团队开发了校本教材《韵香——京剧》,并且在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投入使用。京剧文化博大精深,里面有许许多多值得传承、探讨、研究的内容,我们从中提取最基本的、学生最感兴趣的、能与多学科相结合的内容来学习。共同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教材。目的是使更多的学生了解京剧知识、京剧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走出通州 融通京城文化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抒写了奇迹与辉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汇聚了香山、八大处、颐和园、圆明园、谭拓寺、周口店遗址等,是北京城自然风景名胜与文化遗产的集聚地。北京城内的宫苑、明清宅邸、四合院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历史最好的图书馆与博物馆。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我们的学生与这些文化带距离较远,但是了解历史与传承,是每一个北京孩子应该尽的义务与责任。学校课外活动专门设置了中国古建筑课程,并且带领六年级毕业生走入故宫,了解明清两朝的皇家宫苑的历史与文化。

今后,学校将紧紧围绕“一城三带”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丰富途径、拓宽载体,在“广、细、深”上下功夫,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日把学校办成一所与副中心发展相适应,富含传统文化底蕴、面向未来的地区优质学校。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作者:范志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