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2015中招名额分配优质高中名单及分配计划详情(2)

2015-09-08 10:40 千龙教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千龙网

名额分配高中增至89所

据悉,今年北京优质高中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工作,即“名额分配”比例从去年的30%提高到40%左右。市中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名额分配录取仍将分“两路”录取:“一路”是优质高中所属的初中,“一路”是本区的其他中学。89所优质高中共投放10028个招生计划,其中投向普通初中校的名额数量为6552个,投向优质初中校的名额为3476个。

今年新增的6所参与名额分配的优质高中主要分布在西城、海淀、房山、通州4个区,其中,西城增加了西城外国语学校;海淀增加两所:十九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房山区增加一所:北京四中房山分校;通州区增加一所: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16所普通高中更名招生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全市有招生资格的学校包括285所普通高中、30所中专、54所职高、20所技校和12所五年制高职,共有401所,总数比去年新增3所。由于去年以来各区加大了名校办分校、教育集团建设,原有的一些中学被资源整合,今年将有16所普通高中更名,在中招中以全新的名字参与招生。

据了解,今年参与中招的285所普高中有12所高中为新增,包括:北京八十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北京八中门头沟分校等。有16所普通高中更名,包括:北京市二龙路中学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二龙路中学、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等。此外,还有4所普高停招,包括:北京市第119中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澳华学校、北京市剑桥中学。

提醒 报考志愿可以“混着填”

市中招办负责人提醒,“名额分配”志愿与“市级统筹”志愿可混合填报,如考生可先报“统筹一”,再报名额分配,再报考“统筹二”。此外,由于中招录取是按提前招生、名额分配和统一招生录取的顺序进行,因此如果被名额分配或市级统筹校录取,统招志愿将作废,不能再被统招志愿中的学校(专业)录取。提醒特别是取得特长生资格的考生,想报考实验班或跨区县报考的考生,要谨慎填报志愿。

优质高中招生增加3000人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本市初三毕业生预计9万人,其中本市户籍7.2万人,非本市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1.9万人。今年有升学资格的初三毕业生为7.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3400人。

同时,今年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规模为8.6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约5.8万人,比去年增加3000人,增加的计划主要投放在优质高中。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约3万人。

“名额分配”批次中新增三类市级“统筹”

据了解,201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分为提前招生录取、“名额分配”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且全部采取远程网上录取方式进行。其中提前招生120所学校参加,共1.3万名额,包括国际班、艺术学校附中、人才贯通培养等;名额分配计划共99所学校参加,计划总数1.2万;统招计划包括特长生、实验班、城乡一体化学校招生等,共344所学校,6.1万名额。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名额分配”批次中增加了三类跨区统筹分配,力求优质高中名额更加普惠。据了解,今年名额分配指标共10028个,投向普通初中校的名额数量为6552个,投向优质初中校的名额为3476个。

今年新增艺术院校附中北京计划单列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招在提前招生批次增加一类艺术学院附中跨区计划,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等四所全国招生的专业学校,今年将拿出175个计划专门面向北京考生招生。

这些计划名额将分配到各区县。报该类计划的学生将在7月初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

具体安排是,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招85人,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招30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招20人,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招40人。

统筹一

除东西海三个区县之外 每所初中得一个名额

统筹一为本市选择10所优质高中校,拿出这10所学校的校本部共计368个名额,分配到除东城、西城、海淀三个区之外的各区县所有初中。每所初中可以得到一个名额,被录取的学生可跨区县到优质高中就读。这样的分配方式确保了所有初中都有“进名校”的机会。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城、西城、海淀因为已经是教育高地,所以不参与该类别的名额统筹分配。想得到这个录取名额,学生只需跟本校学生竞争,而不需要跟其他学校比拼。在填志愿时,学生填写自己心仪的学校,然后选择“服从调剂”,只要是学校第一名,就至少进入这10所学校中的一所。但是如果只填自己喜欢的学校,却不选择“服从调剂”。有可能目标学校已经录了比他分数高的人,他就未必被“统筹一”的学校录取。

这个名额对排名前几位的学生而言都有机会获取,因为除考场发挥因素外,可能有人不选择“服从调剂”,那么机会就会倾向“服从调剂”的学生。

统筹二

名校办分校 向“教育洼地”跨区招生

2014年,北京有40余所新建校开学,形式多以“名校办分校”为主。名校所建的分校大部分在郊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等“教育洼地”。今年政策向这些教育薄弱地带倾斜,允许优质高中校所建的分校向外区投放部分招生计划,进行跨区招生。参加该类招生的为有寄宿条件的十余所优质高中校的分校,总计划1464个。

统筹三

艺术素养班可跨区招生

今年有9所中学将招收首届“艺术素养班”,计划总数410个,这些艺术素养班可以跨区招生。名额分配至各区县,并向郊区倾斜。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